一个普通用户的思考:为什么“双11”不香了?

近正值双十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我把各大电商平台都扫了一圈,结果在看拼多多时没忍住,一不小心下了很多单。

2009到2020年双十一数据 2009到2019年双十一数据2009到2020年双十一数据 2009到2019年双十一数据


2009到2020年双十一数据 2009到2019年双十一数据


2009到2020年双十一数据 2009到2019年双十一数据


作为一个消费者,感叹“百亿补贴真香”的同时,我也对拼多多的模式感兴趣,以前是看不懂,后来是追不上,作为投资人,必须要把这门课补上。

近几年,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迅速崛起,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拼多多与淘宝天猫们的新旧模式之分。

一、传统电商的大促模式

什么是大促模式?指的是传统零售行业希望借助资金优势,以集中大促的方式发起价格战,消费需求(比如通过降价、出售更便宜的商品),试图提高销量、赢得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模式。

这种竞争思维经常发生在模式、业务高度相同的两家企业之间。双11等电商大促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下。双11诞生之初,淘宝等传统电商在线上面临着同质化竞争,而在线下还面临着商场等零售实体的竞争,因此,头部电商平台利用资金优势发起大促,能够在短期内使得用户在相同的购物模式中选择价格更低的一方,从而收获更多市场份额。

大促思维的本质仍然是传统的“货为先”,试图通过对商品的运营来掌控消费者,因此,是通过人为的“造节”等营销活动来替消费者创造需求,提高平台交易量。

二、新电商的“人为先”模式

那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是什么模式呢?——“人为先”

所谓“人为先”就是先去理解消费者,再去为消费者寻找合适的商品,确定性价比的价格。而传统的电商平台注重规模扩张,以平台优势提高销量。

以算法和社交场景为核心模式的新电商,正在不断迭代传统电商的“搜索模式”。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的拼单模式,给消费者创造了社交拼团的购物体验,从“人找货”变成“货找人”,首先是发现“人的需求”,再来满足用户需求,而这一对人的真实需求的发现和满足,并不需要借助“大促”或者“特价”的噱头就可以实现。

新电商带来的“人为先”模式,强调的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满足,与之对应的是,大促思维背后是“货为先”,因此,之所以会制造大促、特价等活动,是希望通过对商品的掌控来集聚消费者。

三、传统电商的大促思维为什么已经过时?

(1)大促思维不能应付新物种的挑战

从零售行业的发展 历史 上看,大促等价格战思维只适用于相同模式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中,在双方的购物模式、核心客户群高度重合的情况下,价格成为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要素。

但大促思维不能应付新物种的挑战。比如当年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开始将中关村电脑城搬到互联网上时,线下的苏宁、国美等数码电器商城也曾掀起过反击。

2009年,当仍然亏损的京东以更低价开始对线下数码商城构成冲击之后,曾经爆发过一次线下商城与电商之间关于价格的讨论。

但实际上,线上电商给消费者提供了更高的便利、更多的选择,线上购物的优势不是价格,价格仅仅是模式的体现而已。京东、淘宝等代电商对于当时的线下商场来说,正是模式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在当前,以“人为先”模式的新电商,正在不断迭代传统电商的的大促模式。

(2)搜索式的传统电商正在被社交算法等新电商迭代

2020年双11,诸多新电商依靠新模式纷纷入局,成为电商的新挑战者。例如,凭借短视频和算法加入战场,而拼多多则依靠算法和社交成为了消费者的新选择。

以算法和社交场景为核心模式的新电商,正在不断迭代传统电商的“搜索模式”。同时,拼单模式还系统降低了流量成本,获得了从“需求侧改革供给侧”的机会,实现了“同品更便宜”的全面性价比。

而与此同时,依靠搜索式购物和竞价排名体系的传统电商,则陷入了流量焦虑,并试图通过搞特价、打折和集中促销等大促思维来面对与新物种的竞争。

但新电商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不是因为价格战,因为传统电商巨头显然更有资金和渠道优势,恰恰是因为通过新模式满足了今天的消费者的新需求,创造出了类似沃尔玛的“天天平价”体验。

四、为什么“双11”不再香?

1、从数据来看,传统电商的大促模式正在失去魔力

双11对天猫的带动作用愈发减弱,对比历年双11交易额的增速和相应天猫年交易额的增速,我们可以发现,双11造节对天猫大盘增长的带动作用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双11快速带动天猫大盘增长,第二阶段,双11对天猫销售额的助推乏力。分水岭出现在2013年。

2009年个双11只有5000万成交额。到了2010年,双11以17倍的迅猛增长使得淘宝商城的交易额翻了4倍。2011年的双11以259%的销售额增长换回天猫商城全年233%的销售增长。到了2012年,双11以468%的增长换来天猫全年341%的销售增长。

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在2013年,双11交易额90%的增长可以换来天猫年度交易额的增长。这说明双11已经初露疲态,和天猫全年销售额的增速距开始缩窄。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14年,当年的双11交易额58%的增长换来天猫年度交易额68%的增长。

此后双11的带动作用每况愈下。到了2015年,双11交易额的增幅甚至开始超过天猫。年双11交易额60%的增长,就只能换回天猫年度交易额43%的增长了。此后每况愈下,从2016年至2019年,双11交易额的涨幅已经和天猫年交易额的涨幅维持在3%-4%。

而大促之所以失去效力,源自于:

(1)大促变成了电商平台用来营销和批发流量的工具,不再是真正的促销节。从双11的套路越来越多、商家先涨价再打折的案例越来越多,阿里也更多强调新品首发而不是促销打折,大促活动已经变成了品牌和平台的营销活动,而不是消费者的促销节。

(2)随着传统电商的流量和营商成本越来越高,留给消费者的让利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快手纷纷自建电商,传统电商的流量增长难度越来越大,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传统电商的营商成本越来越高,反馈到商品价格上,就是大促难以实现真打折的初始目标。

(3)从性质上看,大促和价格思维的本质是“货为先”,是为了提高交易额而制造出来的营销手段,旨在用营销、特价等手段来需求。随着国内品牌的崛起、更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理性,大促活动的效果必然会逐渐减弱。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投资观点均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本人不持有相关仓位,所述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

双十一成绩单公布,哪个行业的成绩为突出?

今年对于双十一来讲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首先,今年是加长版双十一。从11月1号起到3号,波双十一促销就已经启动。其次,由于今年特别的经济环境,双十一已经不再是天猫专属,也不是专属而成为了全球的狂欢。

双十一成绩单已经公布,不仅各大品牌成绩非常亮眼,作为国内电商平台代表,天猫,京东,苏宁等等,也和各大品牌一样,纷纷创下记录。当然,我看到的远远不止于此。

在这份成绩单中,我首先必须讲到电商行业。阿里巴巴之前公布了数据,今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到了4982亿。同比去年为2684亿,成交额增长了90%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作为双十一所有品类商品的成交平台,电商行业可谓是赢家。

其次,不得不提到物流行业。作为我们普通消费者,今年的感受,就是物流速度比往年双十一,快了不止一倍。往年对于双十一印象,就是快递堆积如山,物流拥挤速度跟不上。双十一下的订单往往要推后一两个礼拜才能收。但这次,头天下单,两三天收是常事。菜鸟驿站也不再像往年一样,快递堆积,需要守夜值班。不得不说,物流行业迅猛发展,也在双十一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

后是对于广大商家而言,或者说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不仅仅是品牌供应商快速轮动起来,全球调货。很多中小制造商和厂家也纷纷感受到双十一的疯狂。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双十一,足足诞生了一百多个成交额破亿的产业带!即便身处漩涡之外,都能感受到到其中巨大能量。

很难想象这样一幅场景,称之为一场狂欢一点都不过分。可以说,双十一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盛宴,从消费者到生产商,从物流运输到直播带货,从国内到国外,今年的双十一似乎已经是年度消费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经济释放的一个窗口。

双11成绩单公布,淘宝,天猫,京东,小米,这三个行业的业绩为突出。小米今年双11的销售达到了100多亿。

当然还是天猫的电商行业。成交总额中用于购买食品的金额占比,其次是衣物。值得一提的是,天猫双十一当天成交额接近5000亿,是一个新的突破。

天猫成交额达到了4982亿。同比去年为2684亿,成交额增长了90%左右。双十一还是消费者的盛宴。

电商行业成绩为突出,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现在是订单爆仓,快递爆满,同时也体现出了人的生活过地越来越好了。

物流行业。作为我们普通消费者,今年的感受,就是物流速度比往年双十一,快了不止一倍。电商行业。阿里巴巴之前公布了数据,今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达到了4982亿。同比去年为2684亿,成交额增长了90%左右!

整个双十一期间,要说成绩为亮眼的就是手机行业,其中苹果、小米、华为等大家平时就非常喜爱的品牌几乎交出了百亿的成交额,可以说手机行业在今年的表现真的是非常抢眼。光是几大手机品牌就已经接近千亿级别。

在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中,电商行业的成绩为突出,今年双11,天猫成交额达到了4,982亿,同比去年为2,684亿,成交额增长了90%左右。

天猫的成绩突出,天猫30分钟成交额突破3亿元,超去年全天的成交额。

2021双11成交额是多少 历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

每年双十一大促活动优惠多多,而且每一次的销量也都在突破新高,因此大家对于历年来双十一大促额度数据也都比较关心。2021双11成交额是多少?对比往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情况怎么样?历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是多少呢?下面跟我一起看下吧。

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去年这一数字为4982亿元。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售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2021年11月12日零点,京东发布双十一战报,从 10 月 31 日晚 8 点至 11 月 11 日 23:59,京东双十一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 34 亿。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苹果破百亿;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历年天猫双十一销售数据:

2020年:交易额为4982亿

2019年:交易额为2684亿元

2018年:交易额为2135亿元

2017年:交易额为1682.69亿元

2016年:交易额为1207亿元

2015年:交易额为2亿元

2014年:交易额为571亿元

2013年:交易额为352亿元

2012年:交易额为1亿元

2011年:交易额为52亿

2010年:交易额为9.36亿元

2009年:交易额为0.5亿元

以上就是关于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下,更多的有关双十一大促活动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