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的技术
种植条件:羊肚菌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合在中性或微碱土壤种植。 配制基质:用玉米芯、秸秆、腐殖土、木屑等配制发酵。 接种菌丝:基质消毒后接入菌丝,放在22-25度的环境培育。 培育子实体:菌丝脱袋覆盖腐熟土。
羊肚菌怎么培育出来的 羊肚菌的种苗是怎样培育的
羊肚菌怎么培育出来的 羊肚菌的种苗是怎样培育的
羊肚菌怎么培育出来的 羊肚菌的种苗是怎样培育的
羊肚菌怎么培育出来的 羊肚菌的种苗是怎样培育的
如何种植羊肚菌 1、种植条件
羊肚菌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中性或微碱土壤种植,在使用肥沃的黑土,适合在春秋两季种植,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环境湿度控制70%,并且既不能完全无光,也不能光照过强。
2、配制基质
羊肚菌栽培前需要调配基质,通常会用到玉米芯、秸秆、腐殖土、木屑等材料,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加入磷肥、石膏以及适量清水,充分搅拌均匀,堆积发酵20天并装入密封塑料袋中。
3、接种菌丝
将装好的羊肚菌基质放在100度的高温环境中消毒杀菌,等待8-10小时后打开塑料袋,采用两头接种的方式接入菌丝,接种后再次密封,放在22-25度环境中培育,等待30天菌丝就能长满塑料袋。
4、培育子实体
培育好的羊肚菌菌丝脱出脱袋,放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覆盖5厘米腐熟土壤,每一排放置40个菌棒,喷洒清水后再次覆土5厘米,表面盖上干燥的树叶,等待一个月就能长出子实体。
羊肚菌怎样种植
配制壤土:用75%木屑、20%、1%麸皮磷肥、1%石膏、3%腐殖土等混合配制养土。 播种管理:每亩接种200公斤的羊肚菌菌种。 后期养护:控制适温在10-18度之间。 注意事项:定期开窗通风,并及时剪除病虫株。
羊肚菌种植技术 1、配制壤土
羊肚菌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想要成功养护植株,需要用75%木屑、20%、1%麸皮磷肥、1%石膏、3%腐殖土等混合配制养土,保证土壤酸碱度为6.5-7.5之间,有利于羊肚菌生长发育,此外土壤要消毒后再使用。
2、播种管理
在每年的10-12月份,将准备栽种的羊肚菌菌种放入锅内搅拌均匀,然后每亩接种200公斤的菌种,染覆盖一层细土,厚度在3-5厘米之间,促使植株生长旺盛,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3、后期养护
养护羊肚菌的过程中,需要将室内温度调控在10-18度之间,促使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并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土壤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度,此外连续阴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潮措施。
4、注意事项
人工栽培的羊肚菌需要定期通风透气,要避免二氧化碳过多而引起羊肚菌的腐烂,并每天早晚检查一次菌种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生病虫株,需要及时摘除,再喷洒相应的剂。
羊肚菌需要什么原料来种植?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1.种植条件
羊肚菌人工种植需要比较苛刻的生长条件,包括对土壤、温度、湿度、种植时间等都有要求。先说土壤,种植羊肚菌的土壤必须是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ph值保持在6.5-7.5之间,排水良好。其次是温湿度,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温度为20度左右,湿度70%左右。再有就是种植期间,还需要保持通风,避免强光照射,羊肚菌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是每年的春、秋两季最适宜其生长。
2.栽培配方
参考配方:木屑75%、麸皮20%、腐殖质3%、磷肥1%、石膏1%、种菌1%。
3.熟料脱袋栽培
调好配方后按照1:1.3的比例兑水拌料,拌好后发酵20天并用专用的塑料袋进行装料,每袋装料约500克左右。把装好的料袋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然后再接种菌丝,一般采用两头接种法。完成后料袋放置在22-25度的培养室中培育30天,待菌丝长满料袋即可栽培。
4.培育子实体
如果是采用覆膜栽培技术并为羊肚菌提供合适的大棚栽培环境的前提下,约一个月左右即可培育出子实体,否则时间会更长。
羊肚菌怎样种植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1、土壤要求:羊肚菌一般生长在砂壤土、棕壤、暗棕壤河床砂质土上,它对土壤的pH值要求要高于一般的真菌,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上生长,要求pH值在6.5-7.9之间。
2、温度要求:羊肚菌的菌丝适宜温度在18-22度之间,孢子萌发的适温在18-22度,而子实体在10-20度之间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在15-18度之间生长最快。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菌种,在生长初期,地下菌丝体在1-2度低温就开始生长,出菇时间一般在3-4月,这时如果温度超过28度,它的生长会极为缓慢甚至停止。
3、湿度要求:羊肚菌在种植时对于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它的培养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它的菌丝在生长时,土壤的含水量要在50%左右,湿度要稍低,但是在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要及时的增加湿度。
4、光照要求:羊肚菌是一种喜阴凉的菌种,但是在子实体生长期时光照对于它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微弱的散射光由于羊肚菌的子实体生长和发育。而在光照充足的地区种植羊肚菌时,要做好遮阴避阳的措施,保证羊肚菌的生长生长,反之,在光照不足的地区,则要想办法为其提高微弱的散射光。
5、空气要求:在栽培时,充足的氧气对于羊肚菌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栽培环境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0.%,它的生长会受到阻碍,最明显的就是子实体生长无力,出现畸形,甚至会有腐烂现象。
羊肚菌种植技术是什么?
技术是:在室外选择三分阳七分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场地,挖深20~25厘米的坑。
坑底用水浇湿,将配好的栽培料加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为4~5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菌种(12厘米×28厘米)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
羊肚菜(学名:羊肚菌),别名羊肚菇、羊蘑,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种优良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等多个地区。
扩展资料
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 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 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 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
小顶羊肚菌: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 柱形 ,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μm×(15-20)μm。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尖顶羊肚菌:菌盖长,近圆 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 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