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硒元素会有什么症状
3.关于硒中毒暴发流行——人群系统硒中毒突变机制硒是人体内抗癌的主要元素,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肝易受损,视力快速下降。
克山病是什么引起的_克山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克山病是什么引起的_克山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你好!人体硒缺乏时的主要表现是脱发、脱甲,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及牙齿损害、人体长期的缺硒时克山病、大骨节病、肝硬化、胰腺炎、纤1.高硒中毒危险状态和危险区维瘤、癌症、肌瘤、白内障等。补硒可以食补,多食芦笋,桑葚,蘑菇,紫薯等食物,补硒也可以直接从补硒剂摄取,像是体恒健硒惟康等一类,比之食补要明显。
攻心翻医学名叫什么?
大家常说的攻心翻,在医学上称为克山病。引起克山病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环境因素,因为缺少人体所需要的比如碘、硒元素,使得心肌的一部分功能无法运转,造人体一旦缺硒就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因为细胞的氧化衰老,从而导致人体各系统的衰老最终导致疾病。像一些甲状腺疾病,肝疾病,男、女性健康问题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是缺硒导致的部分原因。而缺硒有关的最的疾病就是克山病了,因为现在各方面因为条件等上去了才慢慢消除了这个疾病。成损伤而导致发病。日常生活中如果摄入身体中的维生素或营养物质不够,尤其是食盐过多、容人体硒缺乏与过剩的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其预测易挑食的人,常常会导致克山病。不仅环境还包括季节,急性克山病多发于冬天尤其是不注意保暖的人群,或者工作劳累过度、日常生活不规范等人群。亚急性在春夏天尤其是缺乏锻炼,身体抵抗力的小孩多见。另外还包括感染,比如柯萨奇甚至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病菌等,引起心肌炎从而诱发克山病。
人体对硒的代谢功能及硒营养状况
(二)人体低硒与克山病人在碘(或硒)水平过低的地区,若同时存在有高氟危害,可使人群较早出现氟中毒效应。多种病因元素并存对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强度、流行规律及健康效应的影响,将是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体对硒的代谢功能主要通过硒蛋白发挥作用。硒蛋白是一种含硒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人体内无法自主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
硒在机体内的主要通过尿中,粪中的硒极少。尿中的主要物是硒离子,这是硒在体内代谢解毒的主要途径。当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硒时,体内多余的硒可被代谢为挥发性的二甲硒、三甲硒化合物经肺排出,这也是判断特征是呼气带有蒜味的原因。
请问下高中生物人体缺乏微量元素会引起什么疾病(地方性疾病)过量会引起什么疾病!帮帮忙总结下!
(一)人体高硒与硒中毒硒缺乏会导致克山病、未老先衰。过量 指甲变厚、毛发脱落。 氟缺乏会导致龋齿、骨质疏松、骨骼生长缓慢、骨密度和脆性增加是缺氟的重要表现,另外还可能造成不孕症或贫血。 过量 氟中毒 主要表现为氟骨症、氟斑牙。
本次研究发现在高硒中毒危险区的沙地、花被等地,居民滥采乱挖石煤层和大规模土窑烧硫,造成水、土和空气的污染,环境中P、S、V、Fe特别是Se的大量增加,都有可能形体系统突变的引爆因子,触动硒中毒暴发流行。调查中这两个地区猪中毒越来越多的现象,已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缺硒引起的4o多种疾病有哪些
2.关于硒中毒的发生——人体系统突变机制硒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并且存在于人体非常多的重要器官内比如肝、甲状腺、眼睛,女性卵巢等等。硒元素在人体内的基本作用就是清除人体细胞内的氧自由基,从而帮助保护修复细胞,帮助人体抗氧化,进而提高免疫预防疾病以及防止一些器官的病变。因为硒是直接作用于人体最基础的细胞的,所以其存在的意义就非常的重要。
人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主要通过食物和补硒产品。食物中含有的硒经过肠道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大部分硒代谢后通过尿液排出,肾的硒约占体内总硒的55%~60%。另外,有少量硒经粪便、汗液和毛发排出体外。导致地球化学性疾病常见的化学元素是
罗家坝和芭蕉村环境硒和人体硒都与中毒村的高硒水平一致,虽然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中毒现象,但仍然可以认为,该地区人群处于高硒中毒危险状态和高硒中毒危险区。导致地球化学性疾病常见的化学元素有碘、氟、砷。
多种化学元素、多种致病因子同时作用于人群的联合作用。高氟与低碘、高氟与低硒、低碘与低硒并存的地质环境,增加了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研究资料表明,低硒与低碘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使碘缺乏病流行强度加重。
由于该类疾病为地球表面某种化学元素水平的不均衡所致,所以此等疾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人群流行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常见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度与某种化学元素的环境水平有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此种相关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群之间都表现的十分明显。
恩施硒中毒和克山病区
高硒中毒危险区和富硒不中毒区发硒值分别为62.90~20.80和7.63~0.781μg/g。两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异。统计的硒中毒村基本上都落入高硒中毒危险区发硒值范围内,非中毒村大多在富硒区发硒范围内(图6-9,5-12C),但也有未中毒村出现在高硒中毒危险区发硒范围中。
由于目前中毒村处于平静时期,人发样品都取自健康人群,其发硒值与早期中毒时期相近,因此根据营养学会制定的硒摄取量标准,每天最少应摄取50-400微克的硒。然而,仅靠食物补硒来补充人体每日硒的所需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中老年群体、疾病患者及缺硒地区人群,因此对于缺硒的人群应该选择硒制剂来补充。可认为这种高发硒水平代表一种硒中毒危险状态,其分布区可定义为高硒中毒危险区。
人体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硒既是环境对系统的输入变量,又是系统的状态输出变量。按照系统稳定性原理,硒的输出结果与人体硒正常稳定状态存在一种“目标”,使目标不断缩小的输入-输出过程称为负反馈,使目标不断增大的过程称为正反馈。在富硒正常区,发硒的输出结果代表一种负反馈过程,因此人体系统朝着硒稳定状态方向发展。在高硒中毒危险区发硒的输出结果显示一种正反馈过程,系统朝着不稳定硒状态方向发展。当目标增大到系统的临界点时,系统将通过巨涨落,发生突变。这个临界点就是突变点。人体由突变而发生硒中毒。在此之前的正反馈增加和积累阶段,人体处于硒中毒危险状态。
临界点是人体从正反馈增加的一种稳定状态向硒中毒另一种稳定状态转变中的突变点。硒中毒病人的发硒水平显然已超过其临界点。从对比中发现(表5-17、6-14),硒中毒病人发硒水平与有的高硒健康人发硒水平无截然界限,因此确定每一个体硒中毒临界点是困难的。杨光圻和谭见安分别将高硒中毒血硒和人发硒指标定为>1.02~1.05μg/ml和>3μg/g(杨光圻等,1990;谭见安等,1989)。实际情况是不少健康人体的血硒和发硒水平(表6-13)已超过或远远超过他们规定的指标范围,因此他们提出的硒中毒临界指标现在看来是难以确定的。然而每一个体的硒中毒临界点(突变点)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每一个体的临界点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一个体的反馈调节系统的功能不一样的原因所致。反馈调节系统包括人体的吸收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元素拮抗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功能由人体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等决定,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体内硒的积蓄比青壮年高(图5-11),原因是老人和儿童在高硒输入状态下,由于代谢功能减弱,其反馈调节功能也就不强,硒在体内的积蓄相对增多,因此他们逼近临界点的速度就越快,中毒的危险性就较大。
表6-13恩施人发硒水平(平均)对比表
综上所述,在恩施地区人体可以分为三种硒状态:硒健康状态,硒危险状态和硒中毒状态。硒健康状态表现为人体系统硒负反馈过程,即硒输出变量与健康状态之非常小。硒中毒危险状态表现为硒正反馈现象,即硒输出变量超过硒健康状态水平,且其值逐步增大。硒中毒危险状态本质上是在临界点以下的亚稳定状态,随着正反馈的增大,这种亚稳定性向不稳定(临界点)方向发展。硒中毒状态是人体硒临界点以上的另一种状态,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经过了非稳定的涨落过程,突变而成硒中毒状态。根据以上讨论,结合图5-12C,我们大致可将本区发硒约<7.63μg/g的富硒非中毒村的人体硒状态确定为硒健康状态,将发硒>20.80μg/g的高硒未中毒和中毒村人体硒状态确定为硒中毒危险状态。
在这里,一个村或一个地区被看成是一个系统,个体是其子系统。每一个村或地区发硒平均值代表该村或地区的人体硒状态水平。对于高硒中毒村和高硒未中毒村中各子系统大都处于高硒中毒危险状态(发硒大于20.80μg/g),这是一种亚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硒输入变量(外和反馈调节功能(内不变时,其输出变量将不会改变。人体将保持这种亚稳定状态不变,人体不会出现硒中毒。当内外环境条件改变或者其中之一改变时,例如硒输入变量增大或反馈调节系统中某一功能失效时,都有可能使部分人群硒输出变量增加至临界点附近,通过涨落,跳跃式地变化到硒中毒状态。这部分群体硒状态由此而发生了突变。本书提到的1959~1963年期间的硒中毒暴发流行就是一次地区系统的突变。其诱因为气候连年干旱,导致粮食欠收,人群食物结构改变,高硒量玉米、蔬菜和野菜使硒的输入量大增;人体营养状况下降,又促动了反馈调节系统功能下降,部分人群硒状态变量很快达到临界点,并跳跃式地突变,硒中毒迅速在人群中暴发流行。
综合以上内容,可建立如下硒中毒发生和暴发流行机制:
平静期,人体处于高硒危险状态或者只有个别人发生硒中毒(因为误食禁食的高硒食物或体质下降)。暴发期,在高硒环境下,部分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将通过系统突变而发生硒中毒。
恩施利川地区克山病村和非病村健康儿童人发硒0.339~0.262μg/g。缺乏病人发硒数据。因此只能据此结论,无论是病村还是非病村,健康人体的发硒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病人硒水平是否与健康人群处于同一状态水平或低于健康人水平都无法作出总的来说,人体对硒的代谢和营养状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切的判断,因此不能进行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