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一亩放养多少
黄骨鱼怎么养殖 1、修建池塘一般而言,主养黄骨鱼,每亩可放养0-5000尾每尾15-35g的鱼种,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搭配鲢、鳙鱼种200尾左右。如果采用混养模式,可将黄骨鱼套养在其它养殖池内,每亩套养100-150尾30g以上的黄骨鱼。黄骨鱼的放养密度与鱼种规格、养殖条件、养殖方式、饵料供应、管理水平多种因素有关。
黄骨鱼养殖条件一亩能赚几钱_黄骨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黄骨鱼养殖条件一亩能赚几钱_黄骨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4、主养黄骨鱼,每亩池塘可放养0-5000尾规格为15-35克/尾的鱼种,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鱼、鳙鱼种200尾左右。
一、黄骨鱼一亩放养多少
1、黄骨鱼的放养密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而言,主养黄骨鱼,每亩可放养每尾15-35g的鱼种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鳙鱼种200尾左右,调节水质;若采用混养模式,可将黄骨鱼套养在其它养殖池内,每亩套养100-150尾30g以上的黄骨鱼。
1、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投放,这样养殖后经济效益更高。放苗时动作要轻缓,放苗后多注意观察,多开增氧机。
2、黄骨鱼可搭配其他鱼类一同喂养,套养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选择规格较大的黄骨鱼,一般要求个体规格10-15cm,体重15-35g为宜,尽量放养每尾3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3、在放养黄骨鱼前,应对水池进行清洗消毒,清除池内野生鱼类,杀灭天敌和病原体,改善池5、混养其他鱼类时,可将黄骨鱼套养在其他养殖池中,对于规格超过30克/尾的黄骨鱼,每亩池塘可套养100-150尾。水水质。若为旧池,还要清除池底的淤泥。
黄骨鱼养殖条件
七、适时捕捞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养殖时需保证水温为6-38℃,以25-28℃为佳,水体深度需达到2米以上,ph值范围6-9。要求池底平坦,方便鱼类捕捞,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还需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以及完备的进、排水系统,并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
黄骨鱼属于温水性鱼种,一般生长于水体底层,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养殖时必须选择水深达到2米以上、排灌便利、水源充足的池塘,水体pH值范围要在6.0-9.0之间。一、黄骨鱼养殖1、预防为主,定期对饲料、水体、活饵进行消毒,并适当投放饵。条件
1、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养殖时需保证水温6-38℃,pH值范围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水体深度需达到2米以上,如果水深不足,光照过于强烈,不适合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生活习性。池塘必须有充足、稳定、无污染的自然水源,一年四季都要求有优质的水源供应。池塘需建有安全可靠的进、排水口,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
2、黄颡鱼养殖要求池塘面积适宜,配备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水体有活水常年流动,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厘米以上。黄颡鱼因为是无鳞鱼,对于环境的要求严格,对许多物都很敏感,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水质良好。新池塘要求池底平坦,底泥平整,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保留底泥10厘米左右。
二、黄骨鱼如何饲喂
1、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常处水体下层,喜在夜间觅食,对饵料中的蛋白质和饵料质量要求较高,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用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要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5%-8%。饲料应采用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专用配合饲料,确保饲料质量和营养成分。
黄骨鱼的养殖技术 黄骨鱼怎么养殖
对于池塘的要求并不高,大家钓过鱼的都知道有些黄泥巴池塘中都能够钓到黄姑鱼,所以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看大家的养殖数量和养殖密度了,其池塘的水有一米半的深度,如果池塘的底部淤泥堆积太厚了也不行,而且底部用泥沙混合打底的池塘,池塘要有排水口以及灌水口,也可以没有,但是排水口一定要有,然后就是水的量一定要足,在鱼种放养之前要进行两个星期的整塘,要先将鱼塘弄干净,对水质进行消毒,在塘里面撒上生石灰和漂可以对水质进行一个初步的处理,对于水中的一些病原体和微生物都能够起到一个消灭的作用。1、池塘条件
疾病主要在夏季七八月份发作最多最频繁,所以我们可以每个月对水进行杀菌消毒,隔上半个月进行一次投食,在喷的时候要避免硫酸铜、等虫害的影响,每隔两星期泼一次漂可以起到抑制病情的作用,一旦染病可以这样做,然后送往医院。鱼苗要提前进行放养,这样能够限度的延长黄姑鱼的生长发育的时间,是在六月中旬之前,放养的鱼苗要挑选没有病害以及没有损伤的鱼苗,保证苗的整体成活率,一亩可以放养十二万到十五万尾一公顷。
首先要说的是养殖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当然也具有你说的可能钱的因素,这应该算运输或者投机的范畴了。主要原因是养殖业有投入和产出周期,目前来看,小众的新兴网红的品种具有超额收益,但谁能保证当你产出时仍能具有很好的销路呢?3、养殖管理
(1)前段时间进行喂食时它的主要食物来源还是靠捕食池塘中的小生物及浮游动物,等其被吃的不够黄姑鱼的生长需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人工投喂了,可以准备一些鲜活的饵食投喂,每天两次即可。而且还要分配掌握好喂食量,一般下午要比上午多喂食一倍的食物量,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可以喂食杂鱼肉,为了提高营养质量还可以加入一些富含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一起混合喂食,等苗长到五厘米时就要在饲料中搭配一些玉米以及菜花等植物蔬菜了。
(2)每天早晚都要巡查一次,对水质,鱼苗以及进食度的情况进行查看,要清理干净多余及剩下的饵食,然后根据水的污染情况和透明度进行换水,一般没有特殊的情况都是两个星期左右换一次水,然后使用生石灰或漂进行消毒。
(3)在秋季末时就要准备越冬的准备了,等到入冬后水温会降低到十度以下,要做好保温工作,同时对池塘中的水质进行消毒,同样是使用漂进行消毒,在过冬期间要做好池塘周边扫雪,补水,防病害等措施。
4、黄颡鱼病
黄骨鱼养殖方法
3、黄骨鱼属小型鱼类,生长速度比一般的鱼类要慢,放养时可以在每年4月下旬进行。由于各地气温不同,只有气温条件允许,水温稳定在10°C左右时才可放养。放养时个体规格必须在10-15厘米,体重15-35克,尽量放养30克/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2、准备工作:放苗前半个月,排干池水并用晶体+生石灰清塘消毒,然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进行培水。
养殖黄骨鱼之前,先在池塘中底部均匀撒施生石灰,然后用锄耙平,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充分混合,杀灭池中病原体、寄生虫等,再注入优质养殖用水,进水口必须设置筛绢进行水体过滤。4、管理:做好喂食、调水、消毒、增氧、防病等工作。
1、选择排注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淤泥厚度为10-20厘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池塘面积要达到2-5亩,水深要达到1.5-1.8米。
2、池水的透明度要超过35厘米,水体以常年有流动的活水为宜。
3、进水口、排水口要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通常可使用30目的筛绢网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二、准备工作
1、放苗前15天,将池水排干并亩施晶体1.5公斤+生石灰125-150公斤,这样可灭杀病原生物。
2、生石灰撒入池底后要将其耙匀,使池底泥土与石灰充分混合。清塘消毒7-10天且池底已经过充分曝晒后,注入优质的养殖用水,注水深度为0.8米左右。
3、注水后,亩施200公斤充分发酵的鸡粪或牛粪。施肥7-10天后,当看到池塘内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时便可开始放苗。
三、鱼苗放养
1、于当年4月份下旬至6月份投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夏花苗,投放前可用3%食盐水将鱼苗浸洗15分钟,投放时水温需稳定处于10℃左右。
四、饲料投喂
1、夏花苗入池后的前1周会捕食浮游生物,放苗1周再经过3-5天后开始训食,比如将10%的鳗鱼饲料、甲鱼饲料、青蛙饲料等配合料拌入新鲜的野杂鱼肉糜中,制成面团状再投喂。
2、池塘旁边可设置4-6个用细网布制做的饲料台1、黄骨鱼人工养殖可用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喂养,比如将小鱼、小虾、螺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粘合,搅匀成团状,放在饵料台投喂,或者用专门配合饲料。投饲时一定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5%左右,每天2次,上午占1/3,下午占2/3。(设置于水深50厘米处),每个饲料台的大小为1米×1米。
3、每天早上7-8点、晚上6-8点分别投喂1次,其中早上的投喂量占1/3,晚上的投喂量占2/3,投喂时可直接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
4、训食10天后,将饵料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若夏花苗已经被人工驯化,可在下池后直接将饲料放置在池内的1-2个饲料台上。当黄骨鱼的体长超过5厘米后,在肉糜中添加20-30%植物性饲料。
5、根据鱼的体重、池水的温度来决定日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当水温超过20℃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6%。
6、10月份以后,黄骨鱼的体重随着气温下降而增加,此时每天依然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
1、育苗前期,将池水深度保持在70-80厘米,之后随着水温的升高调整水深。
2、控制池水的肥度,将水质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按时注入新水,通常可每隔10-15天注水1次。
3、5-6月份可以每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份可以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将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
4、每隔15天亩用10公斤生石灰进行1次全池泼洒(化水泼洒),每个月按时用等杀菌物进行1次水体消毒。
6、对每个池塘配备1台1.54千瓦的增氧机,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合理的开机增氧,晴天可在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天、闷热天气应提前增氧,增加开机的次数与时间,确保水体中的溶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7、定时巡塘,检查鱼群的采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对症处理。平时应尽量避免让行人、兽类进入养殖区,防止鱼群受惊后出现应激反应。
六、鱼病防治
2、预防肠炎,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蒜汁,发病后可全池泼洒,同时可投喂磺胺胍饵,连用5天。
4、黄骨鱼对硫酸铜、、等物较敏感,使用时要谨慎。
对于2.5-3厘米的苗种,经过8-18个月的专塘精养,当个体的规格达到150-400克/尾时,即可捕捞上市。
(1)将池水排至只剩0.1-0.2米,然后下塘捕捞,捕捞时要使用抄网,避免被黄骨鱼的硬刺扎伤双手,待饲养池中大部分的鱼都被捕捞起来后,即可完全排干池水,捕起剩余的黄骨鱼。
使用刺网、撒网进行捕捞时,黄骨鱼的上网率较高,但该方法的使用率却比较低,原因是黄骨鱼的个体较小,且胸鳍、背鳍硬刺的两侧着生小齿,起网收鱼时比较麻烦。
养殖黄骨鱼要什么条件,吃什么饲料
黄骨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C,养殖时需保证水温在6-38°C,pH值范围6.0-9.0。养殖黄骨鱼要求池塘面积适宜,配备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水质要求必须符合养殖用水标准。黄骨鱼属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一般鱼类慢,放养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
一、养殖黄骨鱼要什么条件
1、黄骨鱼属于温水性鱼类,主要生长于水体底层,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C,养殖时需保证水温为6-38°C,pH值范围为6.0-9.0。它的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水体深度需达到2米以上,如果水深不足,光照过于3、鱼苗放养:池塘内出现浮游生物后,投放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夏花苗,投放密度根据饲养水平而定。强烈,就不适合其生长。
2、黄骨鱼生活的池塘面积一定要适宜,并且要配备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水质要求必须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水体要有活水常年流动,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厘米以上。由于黄骨鱼是无鳞鱼,对于环境的要求很严格,而且对许多物都很敏感,所以养殖时必须保持环境优良,水质良好。
二、黄骨鱼吃什么饲料
1、野生黄骨鱼是以肉食一、池塘条件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它的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会捕食小型鱼类,它的食性会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异。
2、人工养殖时可用鲜活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喂养,比如将小鱼、小虾、螺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作粘合剂,搅匀成团状,放在2、苗种放养饵料台投喂。也可用专门配合饲料,投饲时一定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5%左右即可。
黄刺鱼一般要多久养殖才能买?
采用网目规格适宜的拉网,在饲养池中来回拉2-3次即可拉起池中80%以上的黄骨1、池塘条件:选择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的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5亩,进水口和排水口要建设拦鱼设施。鱼。饲养黄骨鱼时要注意,喂食的时间间隔要确定好,不能随意喂食;由于黄骨鱼养殖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冬季生长缓慢,如果想让它生长的快一些,就一定要保持合适的温
黄骨鱼对于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将水源保持在透明的状态,如果发现水变污后,要及时换水,通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但不用更换全部的水,换掉三分之二水即可。一亩可以养多少黄骨鱼,黄骨鱼吃什么饲料
1、通常情况下1亩池塘一般放养2000-0尾黄骨鱼即可,同时可以在每亩池塘中放养10-13厘米的花鲢、白鲢鱼种200-300尾,这样就可以利用花、白鲢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特性,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黄骨鱼亲鱼培育一般是采用主养的方法,所以亲鱼的放养密度要适度,同时还应根据放养池塘面积的大小做适当调整。
3、黄骨鱼对池水溶氧要求比较高,所以混养时水质保持水质稳定,定期监测pH、溶解氧、氨氮和其他指标。由于黄骨鱼不耐缺氧,因此池塘饲养密度高时,可以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黄骨鱼喜清洁水,定期加注新水,通常每10~15天补水一次。一定要清新、溶氧量要充足,生长季节要给其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保持微流水即可。黄骨鱼一定不能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骨鱼。
二、黄骨鱼3、投喂时要注意,投喂饲料的地方要固定起来,喂食时间间隔要确定,不能随意喂食,每一个阶段的喂食量要根据鱼的大小来确定,等鱼生长到另一个阶段时要更换投喂的饲料量。下午的喂食量要比上午多一些,饲料一定不要投喂过量,这样容易污染水环境,平常要及时打捞食物残渣。吃什么饲料
22、消毒处理、野生黄骨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物主要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会捕食小型鱼类,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异。黄骨鱼的规格不同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厘米,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厘米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厘米以上的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具体标准是什么呢?
1、干塘捕捞池塘的水深1.5米以上,水面应该保持在40厘米左右,而且尽量保证在三亩到5亩之间,放养密度尽可能的要大,而且也要有淤泥垫底,这样会有利于灌溉,污水排放,而且在种植前期需要用石灰进行消毒。
放苗前半月排干池塘水,用125~150公斤/亩生石灰全池消毒,注入新水后5~7天,投放发酵鸡粪或牛粪,每亩200公斤,7~10天后放苗。池塘的出水处一定要比其他的地方深20%左右,一定要注意鱼池的面积,注意水的深度,还应该注意底部,一定要配备抽氧机,增氧机,一定要保证排灌方便,要选择泥沙质地,还应该保证水量充足。
具体的标准就是水质比较特别清澈,而且也需要保证里面有充足的氧气,氧气的含量必须要达到70%以上,还需3、黄骨鱼由于个体小,摄食慢,投喂时一定要注意“尽早开食、少喂多餐”,可以根据水温、天气、水质等情况科学投料。在4月左右每日可投喂2次,投喂量是鱼体重的1%-3%,5-9月时,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是鱼体重的3%-5%。要在里面有一些水草。
池塘的水深要在1.5米以上,面积要在3~5亩之间,食堂要有沉淀物进行垫底,要便于排放和灌溉。
养殖之前给池塘消毒,其次就是培菌培藻,提前预防可能性的病害。
黄骨鱼的饲养技术
五、日常管理黄骨鱼的饲养技术:池塘条件、清塘培水、投放密度、投喂管理、水质管理、鱼病防治等。
1、池塘条2、拉网捕捞主要吃动物性饲料。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底部淤泥10~20厘米,水深1.5~1.8米。池塘入口可以用30目筛网过滤,防止野生鱼等天敌进入。
3、投放密度
规格为2~3cm的黄骨鱼,一亩可以投放1800~0尾;规格为4~5cm的黄骨鱼,一亩投放1500~1800尾。
4、投喂管理
黄骨鱼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杂鱼、小虾、蚯蚓等,同时需要保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
5、水质管理
6、鱼病防治
平时多注意观察鱼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疾病。黄骨鱼对、溴氰菊脂等农较敏感,因此养殖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这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