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是都能种两个季节的,哪些省份能种两个季节呢?
②稻穗:亩有效穗数为21.6万穗,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为132.7粒,实粒数为106.6粒,结实率达到80.3%,千粒重达到24.9克。领土广阔经纬度跨度很大,因此就造就了部分省份水稻可以种两季,其中海南,广东,广西,重庆,浙江,福建,上海市,江西,安徽,云南,贵卅,四川,湖南,湖北江南(1)部分地区,以及江苏江南部分地区,可以种两季稻。
福建南部水稻种植 福建水稻一年几熟
福建南部水稻种植 福建水稻一年几熟
福建南部水稻种植 福建水稻一年几熟
具体种双季水稻的省份有,但是只限定在南方,湖南,海南,一2、泰优98般南方三月播种,四月插秧,七月收获,可以做到一年两熟,东北只能一年一熟,这就是南方大米为啥没有北方好吃的原因,因为生长发育时间比较短,积累组织少的原因,但是效益要比北方多很多。
水稻的分布和水稻的种植条件大概是怎样的?
2、徽两优8(1)98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还有一些亚热带城市,像南方广州广西这些城市种植水稻就比较多,种植的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水量,需要降水量控制在40%,土壤要选择比较肥沃的。
该品种适合作一季中稻种植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要选择比较湿润的土壤,要选择土壤中水分比较大的土壤进行种植,水稻大部分分布在南方区域,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种植水稻的种植密度,还要注意水稻的种植深度。
大部分都是在河的两岸,有着充足的水资源的地方进行种植,和河流是有关系的。
原平市哪里种水稻多
(1)该品种获得了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干谷的产量可达到1500-1700斤左右/亩,高产时甚至可超过2000斤。原平市种植水稻多的区域是城区南部的农田地区。城区南部的水稻种植面积较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③科学施肥:氮、磷、钾应配合使用,施肥时需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中后期应增施钾肥,一般情况下应施用纯氮14公斤/亩,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9。2、灌溉资源:城区南部可能拥有更多的水源和灌溉设施,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充足水量。灌溉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水源丰富可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3、历史因素:城区南部可能是水稻种植的传统区域,人们在这里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水稻种植,形成了水稻产业的集(2)产量表现聚效应。
4、就业机会: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提供了就业机会。城区南部可能有相对较多的农民或农业工人从事水稻种植,导致水稻种植面积较大。
水田及水稻、小麦种植较多的区域在哪?
①生育期: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进行种植,全生育期为113天,比对照品种陆两优996长0.3天。稻的省份:江苏,安徽的南面,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方主要种植水稻,还有就是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吉林的东北平原地区。
④水分:浅水分蘖,足苗晒田,浅水孕穗,浅水抽穗,干湿壮粒。小麦的省份:江苏,安徽北1、南方水稻的熟制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以小麦为主。
稻田复种始于华南地区,然后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双季稻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山海经》内已经提到,14世纪(元末明初)双季间作稻已从福建省传至浙江省南部,明弘治十六年(1501)的《温州府志》对间作稻栽培技术有详细的记述。麦稻两熟初出现在唐代,到宋代特别南宋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发展很快,到明清时期已遍及整个长江流域,在苏、皖、鄂、川等省的方志中都可找到麦稻两熟的记载。华南沿海一带出现麦一稻一稻一年三熟的记载
华东和华南
哪里的大米种植条件好?
该作物喜高(5)适宜种植地区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那肯定是东北黑土地那边的,我吃的大米牌子三江昊就是在那边种植的,150公里内无重工业,灌溉的水源未流经任何城市,而且种植的寒地黑土是的土壤,有厚达一米的黑色腐质土,富硒等矿物质的土壤,种出来的大米食味值高,蛋白质含(1)品种量低,而且加工干净还免淘洗,营养价值更高!
万丰优818杂交水稻淮北地区能种吗?
③品质:出糙率为81.3%,精米率为70.6%,整精米率为63.1%,粒长6.6mm,粒型长宽比为3.9,垩白粒率为4%,垩白度为0.8%,直链淀粉含量为14.1%,胶稠度为60mm,碱消值为6.0级,米质达部标1级,通过米饭食味品质品尝。万丰优818杂交水稻淮北地区不适宜种。
3晚稻:一般在6月份中下旬播种,早稻收割后就要插秧。该品种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贵州省(武陵山区除外)、云南省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地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温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温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水稻品种为:南粳9308、南粳5718、南粳2728、徐稻9号、连粳18、华粳5号、苏秀867、天隆粳6号等中熟中粳品种以及徽两优898等杂交中籼组合。
水稻种植技术
要保证栽培基质的肥沃性,一般在整地的时候要结合中耕除草处理进行,再向土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一起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的敌克松进行除菌即可。我国南方为主产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
1、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种植技术中的前提条件,一般在种植前将选取的种子清洗干净后,放消毒,再放在纱网袋中进行催芽处理,保持温度在30℃左右即可很快发芽。
2、整地处理
3、移栽处理
将发芽后的秧苗移栽入土壤中,切忌不要过密栽培,保持株行距在10公分左右,用手将苗根握住,将根系插入土壤中,不宜过浅,应保持根系完全被土壤覆盖就行了,也可用分秧苗器进行,效率更快。
4、栽后处理
5、除草处理
在种植后要经常进行除草处理,栽种后一周可向里面施加除草剂,主要以恶草酮为主,待长势较好的时候可向肥料中加入苯噻酰除草剂混合搅拌喷洒,以避免杂草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福建有种小麦的地方吗
(3)该品种还包括玉针香、象牙香占、农香32等种类,适合用来建设品牌。福建没有种小麦的地方,因为福建的大多数土地都是山地,没有种植⑤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的门发出的病虫害预报,及时使用对应物对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进行防治。小麦的耕地,而且福建省的气候是比较湿热,种植小麦无常生长,所以,目前福建没有种小麦的地方,生活所需要的面粉都是从外省直接进货的
1、全两优534福建是一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的省份,但是由于其气候偏南,适合种植的作物类型相对较少。其中小麦是比较常见的农作物之一,虽然福建不是以小麦种植出了名,但是主要农业区域仍会种植少量的小麦,如福州、厦门、漳州、龙岩等地。此外,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小面积试种或兴趣驱动的小麦种植。总体来说,福建省小麦种植较为次要,以水稻、茶叶、糖果和水果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更为突出。
我国南方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写两点?
南方的省份可以,比如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海南等。1、气候:我国南方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①植株:株高为100.9厘米左右,株型略散,剑叶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转色好。利于水稻生长
2、水源:南方水资源丰富
3、地形:南方地形平(4)种植要点坦
从地气水土等方面答,往好的写嘛,要不我国南方盛产水稻呢
南方水稻一年几熟,南方水稻品种有哪些
②移栽:秧龄一般达到20天左右即可移栽,塑盘育秧时,当秧苗进入3.1-3.5叶期之后便可抛栽,湿润育秧时,秧苗进入4.5-5叶期后便可移栽;栽插规格为5寸×5寸,或5寸×6寸,每穴可栽插2棵稻苗。南方水稻通常为1年1熟,或1年2熟,部分地方可达到1年3熟。湖南地区,水稻的熟制通常为1年1熟,江苏南部,水稻的熟制通常为1年2熟(而苏中及淮北地区则为1年1熟),海南地区,水稻的熟制通常为1年3熟。南方地区的水稻播种时间,早稻一般为3-4月份,中稻一般为4-5月份,晚稻一般为6月份中下旬。
一、南方水稻一年几熟
(1)南方水稻一般为1年1熟,或1年2熟,少部分地区可达到1年3熟。
(2)湖南地区,水稻一般为1年1熟;江苏南部,水稻一般为1年2熟(苏中及淮北地2长江中下游平原,若种植的早稻是在4月份中旬播种、5月份初插秧,则到了7月份下旬即可收获,收获后可立即种植晚稻,种植工作需在立秋前结束,到了10月份下旬至11月份即可收获。区则为1年1熟);海南地区,水稻一般为1年3熟。
2、南方水稻的播种时间和收获时间
(1)播种时间
1早稻:一般为3-4月份播种,大多在清明前后进行。
2中稻:一般为4-5月份播种,1年通常只种植1季。
(2)收获时间
1若在4月份中旬育苗,一般在8月份初即可收获,第2季水稻可一边收获一边插秧。
二、南方水稻品种有哪些
南方水稻品种有野香优系列、美香占2号、嘉丰优2号、隆晶系列等。
1、野香优系列
(1)主要有野香优莉丝、野香优航1573、野香优2号等优质杂交香稻品种,近年来这些品种的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较快,可按照优质抗倒栽培技术进行种植。
(2)野香优系列的缺点为抗倒性较,多雨、多台风的年份容易发生倒伏的情况,不过2019年江西审定的“野香优航1573”在抗倒性、出米率这方面有较大提升。
2、美香占栽种后如果发现有缺苗的情况下,要及时补苗,以保证原本的种植密度,在生长期间需要经常的灌水处理,大苗期间可增加水分,一般只需淹没到植株的三分之一处,再根据长势情况适当追加硫铵肥料即可。2号
(1)该品种属于广东丝苗米认定品种,曾2次获评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亩产一般为800-1000斤左右/亩。
(2)该品种的米质较好,是用来生产高端大米的适宜选择,适合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开展绿色、有机水稻订单种植。
3、嘉丰优2号
(2)该品种为籼粳杂交稻,一般可采用移栽、机插等方式进行种植。
4、隆晶系列
(1)该品种属于杂交稻,在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主要包括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1377等种类,其中部分种类属于超级稻,甚至是超级稻中的优质稻。
(2)该品种在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2021年水稻主推品种
③施肥:基肥需施足,一般可亩施15公斤左右的纯氮,之后需早施分蘖肥,适时追施穗肥,施肥时需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2021年水稻主推品种因地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以江西省樟树市为例,2021年当地主推的早稻有五丰优286、洪优早1号等品种,主推的中稻有全两优534、徽两优898等品种,主推的晚稻有畾优1068、泰优98等品种。以五丰优286为例,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13天,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适合在双季稻区种植。
一、早稻
1、五丰优286
该品种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由江西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用五丰A和中恢286选育而来,并由该公司提出品种审定,2015年9月2日经第三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02。
②植株:株高为84.1厘米左右,穗长18.9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为20.1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44.3粒,结实率达到82.9%,千粒重为24.5克。
③抗性:该品种的稻瘟病综合指数为5.6,穗瘟损失率为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该品种高感稻瘟病、褐飞虱,感白叶枯病、白背飞虱。
④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为65.4%,长宽比为2.7,垩白粒率为27%,垩白度为3.2%,胶稠度为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达到13.9%。
(3)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12年参加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520.1公斤,比对照品种陆两优996增产6.0%;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量为554.6公斤,比陆两优996增产7.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4公斤,比陆两优996增产7.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为488.1公斤,比陆两优996增产1.5%。
①播种:该品种一般适合在3月20日至3月25日播种,播种密度要稀,以育壮秧;若是要育秧移栽,则在大田内的亩用种量为1.5-2公斤,抛秧则为2-3公斤。
②施肥:在秧田内亩施8-10公斤尿素,移栽前于4.5叶期施送嫁肥(尿素)6-7公斤。施肥需以基肥足、追肥早、穗肥巧为原则。
③适时早栽:软盘育秧于3-3.5叶期抛秧,水田育秧于4.5-5叶期进行移栽,移栽要求为浅水浅栽,秧苗的入泥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每亩地一般可扦插2万穴,每穴可栽3-4株苗。
④水分:田内需干湿相间以促进分蘖,亩总苗数达25万株时需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保持田面有水,进入灌浆期后需保持湿润,及时灌溉,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粒重,后期应干湿交替,促进壮籽,不可过早脱水。
⑤防治病虫害:播种前可用剂进行浸种,以防发生恶苗病,种植期间要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尤其是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该品种适合作为早稻种植在江西、湖南、广西桂北、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双季稻区,稻瘟病常发区不适合种植。
2、洪优早1号
(1)特征特性
①植株:该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10.9天,比对照品种“中早35”早熟1.2天,其株高为86.1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宽直,茎秆粗壮,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较密,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
③品质:出糙率为81.5%,精米率为73.1%,整精米率为63.3%,粒长5.3mm,粒型长宽比为2.0,垩白粒率为87%,垩白度为26.8%,直链淀粉含量为21.0%,胶稠度为42mm。
④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该品种在2016-201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其中2016年的平均亩产量为508.14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5.90%,增产量不显著;2017年的平均亩产量为542.05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早35”增产2.61%,增产量不显著。两年的平均亩产量为525.10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早35”增产4.26%。
(3)种植要点(2)特征特性
①播种:该品种适合在3月份中下旬播种,在秧田中的播种量为25公斤/亩,在大田中的用种量为5公斤/亩,秧龄一般在30天以内。
②插秧: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可插2株稻苗。
③施肥:亩施25公斤45%三元复合肥作基肥,栽插5-7天后每亩追施25公斤45%复合肥,以促进分蘖。
⑤病虫害防治:种植期间要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发病后要及时对症下。
(4)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合种植在江西省内的稻瘟病轻发区。
二、中稻
该品种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进行种植,其全生育期为131.5天,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早熟1.7天。该品种符合稻品种审定标准,并通过了审定。
①植株:株高126.7厘米左右,穗长26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为16.2万穗,每穗总粒数为203.1粒,结实率为86.2%,千粒重24.9克。
②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为65.3%,垩白度为4.6%,直链淀粉含量为14.9%,胶稠度为66毫米,碱消值为6.2级,长宽比为3.1,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
③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6,穗颈瘟损失率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感褐飞虱,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进入抽穗期后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3)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1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630.41公斤,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3.02%;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量为646.14公斤,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3.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638.27公斤,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3.11%。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为678公斤,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9.00%。
①适时播种:该品种的播期一般可以安排在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中旬,在大田内播种的用种量为1公斤/亩,在秧田内播种的用种量为10公斤左右/亩,秧苗进入2叶1心期后需喷施适量的多效唑,以培育多蘖壮秧。
②适时移栽:秧龄达到30天左右之后便可移栽,栽插株行距为16.7厘米×26.7厘米,每穴可插2株稻苗。
④水分管理: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深水孕穗、扬花,及时晒苗,后期见干见湿,切忌过早断水。
⑤及时防病治虫: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和稻曲病,确保丰产增收。
该品种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YR0822”选育而来,并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品种审定,于2015年9月2日经第三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28。
①植株: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33.6天,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短2天,其株高为107.9厘米左右,穗长为23.8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为17.6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89.7粒,结实率达到83.8%,千粒重达到23.5克。
②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为59.6%,长宽比为3.2,垩白粒率为12%,垩白度为1.9%,胶稠度为78mm,直链淀粉含量为13.0%。
③品种抗性:该品种的稻瘟病综合指数为2.8,穗瘟损失率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进入抽穗期后具有中等耐热性。该品种高感褐飞虱,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
(3)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1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614.8公斤,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3.4%;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量为615.7公斤,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615.2公斤,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7%。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为624.1公斤,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0%。
①播种:该品种一般适合在4月份底至5月份初进行播种,在秧田中的用种量不可超过15公斤/亩(稀播育壮秧)。
②移栽:秧龄达到25-30天后即可移栽,移栽适宜密度为1.5万穴左右/亩,每穴可栽1-2株稻苗。
④水分:浅水栽秧,寸水保苗,返青后见干见湿促分蘖,抽穗扬花期需保持稻田内有浅水层,种植后期忌断水过早。
⑤防病:种植期间注意防治稻曲病等病害,发病后要及时对症下。
该品种适合作一季中稻种植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等地方。
三、晚稻
1、畾优1068
(1)特征特性
①植株:该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19.7天,比对照品种“天优华占”早熟2.4天,其株高为111.3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剑叶长直,叶色淡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熟期转色好。
②稻穗:亩有效穗数为21.5万穗,穗长23.2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为180.3粒,实粒数为149.0粒,结实率为82.6%,千粒重为19.7克。
④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该品种在2018-2019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其中2018年的平均亩产量为603.69公斤,比对照品种“天优华占”增产0.25%,增产不显著;2019年平均亩产量为631.67公斤,比对照品种“天优华占”增产3.63%,增产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量为617.68公斤,比对照品种“天优华占”增产1.69%。
(3)种植要点
①播种:该品种一般适宜在6月20日左右进行播种,在秧田中的用种量为10-15公斤/亩,在大田中的用种量为1.25-1.5公斤/亩。
②移栽:当秧龄达到20-25天时即可移栽,栽插的规格为5寸×6寸,或6寸×6寸,每穴可栽插2-3棵稻苗。
③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根据稻苗的生长情况补施穗粒肥,后期需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纯氮的施用量一般为11-12公斤/亩,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为1:0.5:1。
④水分:浅水移栽,寸水返青,干湿交替促进分蘖;够苗晒田,有水灌浆,干湿壮籽,收割前7天断水。
(4)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宜种植在江西省内的稻瘟病轻发区。
该品种由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属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为118.3天,比对照品种“岳优13”迟熟1.3天。
②稻穗:亩有效穗数为22.3万穗,穗长21.6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为125.5粒,实粒数为104.3粒,结实率为83.1%,千粒重为23.4克。
③品质:出糙率为80.1%,精米率为69.7%,整精米率为53.3%,粒长7.4mm,粒型长宽比为3.7,垩白粒率为17%,垩白度为2.2%,直链淀粉含量为19.8%,胶稠度为50mm,米质达国优3级。
④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3)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12-201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其中2012年的平均亩产量为527.36公斤,比对照品种“岳优13”增产0.43%;2013年平均亩产量为553.41公斤,比对照品种“岳优13”增产3.92%。两年平均亩产量为540.39公斤,比对照品种“1、地理条件:城区南部可能具有更为适宜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包括土壤肥沃度较高、排水条件良好等。这些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展。岳优13”增产2.18%。
①播种:该品种一般适合在6月25日至6月30日进行播种,在秧田中的用种量为10-15公斤/亩,在大田中的用种量为1.5-2公斤/亩。
③施肥:重施底肥,底肥一般需占到总施肥量的70-80%,移栽5-6天后结合施用除草剂亩施10-15公斤尿素、5-10公斤。
④水分:稻田内保持干湿相间,以促进分蘖;有水孕穗,干湿交替,以达到壮籽的目的,后期不可过早断水。
⑤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的门发出的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好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该品种适宜种植在江西省内的稻瘟病轻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