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到底改了什么?
营业税改(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994年分税制改革 1994分税改革原因
1994年分税制改革 1994分税改革原因
营业税和,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营改增在全国的推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11年,经批准,、联合下发营业税改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将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将大型建筑企业一般均拥有数量众多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管理上呈现多个层级,且内部层层分包的情况普遍存在。存在资质共享的问题。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2016年3月18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实行分税制的有哪些?
2、未来组织架构建设1、我国从1994年开始分税制改革,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 ”。
二、对收入确认的影响2、目前世界上实行的分税制主要有3种类型:
其一,集权为主的分税制。这种类型以英国、法国、瑞典为代表。
其二,分权为主的分税制。这种类型以德国、原南斯拉夫为代表。
其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分税制。这种类型以美国、日本为代表。此类在沿袭各自历史传统和信奉的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大致相同的分税制特点。
我国税务机关从何时实行制度
2011年,经批准,、联合下发营业税改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将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1] 2016年3月18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规定设立的并向公告的税务机构”包括税除了“营改增”,这次高峰还通过对当前形势和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探讨,帮助企业认清形势,找准自身定位,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主要话题包括:“建筑业如何规范和完善保证金制度,让建筑企业轻装上阵”、“央企、国企和民企应采取何种方式,加强相互沟通、借鉴和合作”等。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地、市、州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县、区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务所等,以及根据经办公厅转发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设立的各级稽查局、涉外税收管理局等机构
税务局是行政单位,不是事业单位(税务局下设的学校、培训中心等才是事业单位)。
税务局实行、省、市县的垂直体制。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时,将原来的税务局分设为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民间有要求将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合并的呼声。
分税制改革20年的历史中,实践中暴露的弊端?应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分税制
(一)“营改增”对于建筑行业影响的根源任何一种体制在实践中总肯定会有它的优点,也会充分暴露出其不足或叫弊端,在于我们如何去解决有些弊端,而不是去一下子就把它打倒,要勇敢去面对问题,把实践中暴露的弊端变成我们优势,这叫做把坏事变成好事。
原来建筑业营业税3.4%, 现在改成了17% 。 材料营业税高17,劳务的低7左右。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至今,它是比较完美的体制,但是任何体制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凡事物都有其优点也有弊端,民间有一名老话叫: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还有一句“不要鸡蛋里挑骨头”对任何事都要正确去理解,就会心情舒畅。
今天还需获得1个。马上去回答
营改增什么时间执行开始执行
来自江苏的一位建筑市场管理协会的与会嘉宾说,通过对全国一批建筑企业样本进行测算发现,“营改增”将让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但是,建筑企业应该正视这一情况,通过创新等办法积极应对。绍兴一家建筑企业的负责人说,“营改增”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带来的考验和结果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此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究竟孰优孰劣,孰利孰弊,还需要实践的检验。1、个是上海首先于2012年1月1日开始试点
D.1996年2、其次是等8个省,营业税改征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等8个省(直辖市)。
分税制改革在哪一年拉开了序幕?()
全面营改增是2016年5月1日开始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分税制改革在哪一年拉开了序幕?()
A.1993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首先,固定造价合同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和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比改征前要少。其原因是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中是按总价剔除了进项税额,而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中只是部分剔除了进项税额,其他如人工成本等费用则不能剔除进项税额。其次,成本加成合同实际营业总收入可能比“营改增”前要多一些。原因是“营改增”后,是以合同总价(营业总收入)为基数扣除实际成本费用中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缴纳,而实际成本费用中已不包含能够按规定抵扣的进项税额,实际成本费用比“营改增”前要少。年
B.1994年
C.1995年
正确:B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有什么影响
1、是价外税:即价和税分开核算。
2、应纳税额是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3、纳税人和税率较为复杂。
(二)“营改增”对于建筑行业带来的机遇
1、“营改增”解决企业重复纳税。
(1)总分包业务的重复征税。
(2)设备安装业务的重复纳税。
2、“营改增”能促进企业规范税务管理、降低税务风险。
3、“营改增”有利于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创新发展。
4、不仅对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而且通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
5、计征复杂、管控严格的特点,要求企业精细化管理。
组织架构的影响
(二)影响
税务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主要表现为:多重的管理层级和交易环节,造成了多重的征收及业务管理环节,从而加大了了税务管理难度及成本。
(三)应对方案
1、现有组织架构调整
(1)梳理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的经营定位及管理职能,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
(2)梳理下属子公司拥有资质的情况,将资质较低或没有资质的子公司变为分公司。
(1)推动专业4、三流(票、钱、货或服务)合一:票是谁开的,就要从谁接受服务或者,还要把钱打给谁;票开给谁,就要给谁提供服务或者购买货物,还要从对方收钱。化管理;
(2)慎重设(一)现状立下级单位;
(3)新公司尽量设立为分公司。
建筑企业高峰从2001年开始举办,是行业政策传播和理论交流的平台。本届高峰落户我市,主题是“为企业减负,为行业助威”。
前,主办方举行了一次发布会,“营改增”成为热点之一。有媒体关注,如果对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会对建筑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建筑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高峰期间,“营改增”也是一个讨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与会嘉宾,将围绕建筑企业如何应对启动在即的“营改增”,避免“减负”变成“增负”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作为浙江省的“建筑强市”,这次高峰在绍兴举行,使我市的建筑产业和建筑品牌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
统计显示,目前,我市建筑业有企业950家,从业人员150万,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去年,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4213亿元,占全省的28.7%,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一、对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影响企业的关键因素包括税率、毛利率及营业成本中可抵扣项所占比重等因素。首先,建筑业“营改增”后税率将有大幅提升。根据《、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规定,建筑业“营改增”后税率为11%,比现行营业税率增加8%.其次,建筑业“营改增”后面临期初税款不得抵扣的问题,例如企业期初库存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按照“营改增”范围的改革经验,“营改增”不考虑期初存货、固定资产等的进项税额。如交通运输业、电信业等企业在“营改增”前的固定资产和存货未被许可抵扣,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期初车辆、轮船等未被许可抵扣,这在改革之初产生了行业性的经营困难。,企业当期进项抵扣不足。从“营改增”试点来看,由于相对营业税税率提高且抵扣不充分,部分企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运输业为代表。据统计,建筑业工程结算成本中,原材料约占60%,人工成本约占30%,其他费用约20%.沙子等原材料,由于供应商采取粗放式经营,很难取得专用;混凝土目前是简易征收,可抵扣的进项税率仅为6%;劳务用工主要来自于成建制的建筑劳务公司及零散的农民工,而建筑劳务公司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取得劳务收入按11%计征销项税,却没有进项税额可抵扣,与原3%营业税率相比,税负大幅提高,劳务公司很可能将税负转嫁到施工企业。另一方面,如果“营改增”后企业当年新购置了施工设备,则可增加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更新施工设备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机械设备装备水平,优化资产结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同时通过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和流水线,减少作业人员,降低人工费支出,又反过来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三、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首先,资产总额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是价外税,企业购置的原材料、等存货成本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入账价不含进项税额,在企业采购价格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总额将比“营改增”前有一定幅度下降,在企业已有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必然上升。其次,“营改增”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进项税额并不能完全抵扣,这会侵蚀企业的利润总额。,“营改增”会使企业的资金链更加紧张。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并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如支付比例低,建设单位在每期验工计价时,往往扣除10-20%质量保证金、暂留金、垫资款等,有的项目更低。这些暂扣款往往要到工程竣工决算后才能支付,但当期必须要缴纳,这样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性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小结:
总而言之,“营改增”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专家建议企业、财务人员应超前谋划,全面考虑,使“营改增”在建筑企业顺利平稳过渡,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的范围内
规范建筑业记帐2、建筑业税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