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适宜在什么季节与场所进行栽培?
灰树花菌丝生长较慢,栽培袋发满菌需2个月左右,故出菇期应安排妥当,使其发生和生长处于18~23℃的适温期内。生产中北方地区春栽应在1~3月份制袋,4~6月出菇;秋栽安排在8~9月制袋,11~12月出菇。灰树花菌丝有较强的抗衰能力,放在低温季节提前排袋(11月到翌年3月),可使菌丝连接紧密,充分吸收养分,出菇势强,提前出菇,提高产量。
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需要注意哪些条件?
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需要注意哪些条件?
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需要注意哪些条件?
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需要注意哪些条件?
栽培环境应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空气对流,并且容易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菇房、菇棚或荫棚,白天光线强度要在300勒克斯以上。栽培灰树花也可用闲置的香菇棚,经遮阳覆盖、全面清理干净后使用。
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需要哪些条件?
在日本,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需要控制出菇室的温湿度、供应氧气和排除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菇房每小时必须换气若干次。一间栽培面积200米2的菇房,通风量每小时约0米3。为了获得菇房各处均一的气候条件,避免局部地区有温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充分进行空气循环是很重要的。某一段时期的空气循环可能需要每小时10~12次。灰树花工厂化栽培室的温、湿度调节如图2-7所示。
图2-7 空气调节示意图
(1)低温季节的调节 冬季室外气温为0℃左右,相对湿度仅为40%;菇房内需要的空气为20℃、相对湿度80%、含水量为13.7克/米3。此时的空气调节作为:经过通风机抽进0℃,湿度为40%的室外干燥空气,通过空调系统,将空气的温度调节到20℃,相对湿度80%,含水量为13.7克/米3,将此空气送入栽培室。
(2)高温季节的调节 夏季的室外气温为30℃,相对湿度为50%;菇房内已有的空气为18℃、相对湿度80%、含水量为12.4克/米3;菇房内需要的空气为20℃、相对湿度80%、含水量为13.7克/米3。此时的空气调节为:经过通风机抽进30℃、相对湿度为50%的室外空气;通过空调系统将空气的温度降到20℃,由于冷却作用使其相对湿度升高到80%,含水量可达到13.7克/米3,将此空气送入栽培室。
以上所述的是新鲜空气的抽入调节。在实践中,菇房内也可能用一定数量的新鲜空气与部分循环空气相混合,这样做将减少冷却和加热所耗的能量。
需要指出,菇房还设有空气过滤装置,以滤除掉空气中高密度的杂孢子,同时用过滤器封闭通风口也能防止蚊蝇飞进菇房。选择过滤材料必须考虑孢子的大小,真菌的孢子一般为4~5微米(1微米是0.001毫米)。通常菇场采用由纤维做成的垫片,有时折叠做成干式过滤器。在空气速度每秒1.5~2米,孢子颗粒大小3~5微米时,过滤器必须具有高效滤除能力,通风机的动力一定要适应这种过滤器的空气阻力。
灰树花的种植周期有多长?
种植周期应该是能够达到半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还是因为根部的繁殖能力原因,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成熟。
这种植物的种植周期大约是在2~3个月左右,是一种生长非常快的蘑菇,而且口味也非常棒。
这种植物的种植周期比较短,而且5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采收4次,所以种植周期是一个月多一点。
栗磨怎么种植?
栗蘑学名“灰树花” ,原产于深山野外,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有“野山参”之美称,因此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一、栗蘑生产基本条件要求
1、温度:生产温度范围16-30℃,适温度22-28℃。
2、湿度:适宜湿度80-95%,生长过程中保持空气新鲜,保护地栽培应注意通风换气。
3、光照:栗蘑生长过程中需较强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光强度200-1000勒克斯。
4、生产场地不得雨涝积水。要求土壤PH值5-6.5,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在菌袋生产过程中已配齐。无需再添加养分。
二、栽培季节安排
栗蘑应2--3月份制栽培袋,4月底排袋下畦。
三、培养料配方
1、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磷酸二氢钾、Ⅱ型克霉灵适量。
2、棉籽壳57%、木屑25%、麦麸15%、石膏1%、糖1%、过磷酸钙1%。
四、栗蘑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选择地势高、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适宜砂质土壤,有粗砂粒更好。地块土质过肥、过细、过粘都不好。不板结,能排涝解灌的地块。
2、栽培床的准备:4月上旬做畦,畦东西走向,畦宽45-55厘米,深25-30厘米,畦做好后进行日光晒畦消毒灭菌栽培床应安排东西走向。栽培床挖好后,先灌一次大水,水渗后撒一薄层石灰消毒(见白即可),在石灰粉上再撒一层粉防治地下害虫。 栽培前先在畦中灌大水,水渗完后回添表层土2厘米,然后在畦中普撒石灰粉消毒灭菌。
3、码放菌袋:回填土0.02米,选择无风的晴天,将发满菌的栗蘑袋脱去塑料袋,排放畦中,床宽0.45米时码4行,宽0.55米码5行,码放要紧密,横平竖直。菌袋要排放紧密,排满后覆土至与菌袋平,将袋与袋之间的空隙填满,灌水再覆土,覆土高于袋面0.5--1厘米,覆土应预先消毒,杀虫灭菌,防止因土带杂菌而污染菌袋。
4、填土包土帮: 菌袋码好后, 回填土,超过菌袋1厘米即可, 排畦覆土完毕后用塑料布将畦沿包起,防止出菇期间畦沿掉土污染子实体。覆面均匀的撒一层粗沙粒或石子,防止喷水时泥土污染子实体。
5、搭遮阴棚:畦上做小拱,拱上罩塑料膜,上加盖草帘,苇帘 遮盖物。以调温、保湿,防风沙和阳光直射,保持栗蘑鲜嫩。
6、出菇管理
下地初期调节畦内温度 18--25℃之间,湿度80%以上,定期通风,造成干湿交替。促进原基形成。原基形成前5--7天可往畦床上喷一次水,以土壤湿润为度,切忌不能灌大水,防止菌袋因水大而腐烂。 覆土栽培20--30天,地表面出现晶莹的水液珠时,应严格控制向畦面喷水,保证畦内湿度20℃左右,湿度85%以上,保持空气清新,散射光照,促使原基正常分化,逐渐形成菇蕾,液珠消失叶片长大,形成完整的栗蘑子实体。
当栗蘑子实体长到7--8成熟时即可采摘,采摘前1--3天禁止向子实体喷水,采后应及时销售或加工处理。
采摘后,清理菇畦,保护菌根,菇根处2天内不浇水,令其恢复养菌,3天后放水一次,按出菇前管理,经过15--30天出第二茬菇,直至出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