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森罗什么意思?

词目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出处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为什么没了森罗列阵日月转轮出处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为什么没了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出处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为什么没了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出处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为什么没了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出处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为什么没了


万象森罗

发音

wàn xiàng sēn luó

释义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引用

《水浒传》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左右二丞相,按上界“左辅”“右弼”星君。正是一天星斗离乾位, 万象森罗 降世间。那辽国番军摆列天阵已定,正...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 灵异部上 ...烈耀,金炉飏薰。又茅山长沙馆碑曰:夫 万象森罗 ,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搢绂之士,饰礼... 《初学记》卷八 州郡部 ...。殷斌《石室记》曰:第三室高十丈,余者粗为似,皆素壁若雪,则 万象森罗 。【宜春水 罗霄山】《吴录》曰... 《韩湘子全传》第二十九回 人熊驮韩清过岭仙子传窦氏玄机 ...家住终南,有屋三间,盖的瓦便是青天。四下里无墙无壁又没遮拦。 万象森罗 为拱斗,两轮日月架在双肩。睡卧时,翻身局蹐,怕触倒了不... 《夷坚志》夷坚丙志卷二 赵缩手 ...不答.但歌词一阕.曰、我有屋三间.柱用八山.周回四壁海遮阑. 万象森罗 为斗栱.瓦盖青天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修成功行满三年.... 《全梁文》卷四十七 ...号《茅山志》)◇茅山长沙馆碑夫 万象森罗 ,不离两仪所育(《茅山志》作「有」),百法纷凑,无越三... 《全梁文》卷七十四 ...夫深求寂灭者,在于视听之表;改乎心行者,弥须丹青之工。是知 万象森罗 ,立言之不可以已者也。大梁之有天下也,威加赤县,功济苍... 《全唐文》第02部 卷一百三十二 ...岁月日。敢以清酌之奠,敬傺先生之灵曰:两仪判辟, 万象森罗 。都邑未建,鸟兽独多。茹毛饮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 《全唐文》第10部 卷九百五 ...鼓,虽复俱有抑扬,终以道为宗致。其犹五色绮错,近须弥而会同; 万象森罗 ,依虚空以总集。归根自芸芸之物,吞谷实茫茫之海。斯诚光... 《锋剑春秋》第五十四回孙膑幻术闹秦营中 ...,又有先天开其门,后天闭其户,中间变化无测。一阵藏八卦,名为 万象森罗 阵。莫说南极与孙膑,就是三清下界,也要拿住他。”始皇闻... 《锋剑春秋》第五十六回南极子八面攻阵东 ...岗。此回打阵遵仙令, 万象森罗 威武扬。南极老祖—个个分发已定,等... 《锋剑春秋》第五十七回西方朔阵中抢兄尸 ...见礼,便指西方朔说到:“此位乃是海外散仙西方朔,因他东方朔在 万象森罗 阵,却被东华帝君摔,他上五行山去问孙大圣,大圣保举叫...

李信一念神魔台词

光明神已陨落,现在,由光明我

我与我剑,斩黄泉

光明,始于先驱者

去哪里寻找,救赎此界的力量

如有一味绝境,非历十方生

越是没有武器,越要变得强大

此剑,当斩,群魔授首

此剑,当判,诸神谢罪

此,天命也

我,就是太阳

无数次,在人世的焦土上,祈望太阳

像面对黑夜一样,面对亡

化神为佑,沐临绝土

天开见光,流血滂滂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

天地不仁,大道无光

天地无心,日月崇光

我,即是黑夜

看看像我这样的凡人,都怎么诛灭神魔

我心如冰,剑如霜。

我早就,无路可退了

我也曾,在人世的焦土上,幻想太阳

如果害怕,就跑吧

去哪里寻找,重造此界的力量

独倚白夜,破魔为生

恐怕需要九倍的破坏力,才能实践独一的执着。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

没有领土的王,没有故乡的人

不会让长安城将我遗忘

预言无用,不知道结局的人生才会

长城之上是千亿的星空,星空之上是不灭的守望

随它陨落,随它沉沦,引它重返千年之盛

这是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巍然矗立

长城和长安之间,是无尽的彷徨。

讨厌看到他们离我而去,因为是战友吗

血肉之躯,燃烧一次足矣

孤独是双刃的锋芒

唯有燃烧在长城的篝火,让我放下野望

屠魔的少年终究成魔,存活的魔做了救世主

何处是吾乡

人间不值得

这里是为我所统率的战场

听天,不会由命

这里是,让我忘却野心的战场

单纯为不想而挥剑

人生一次的绝景

亡是当英雄的前提

无知、无用、无能、无脑、无聊,加起来就是对面的无人队

失败之前,对面不会有想太多的时间

开疆易而守土难

崩刃的剑,依旧致命,锈蚀的盾,屹立如初

为何看不清故乡的模样,即时他就在心的

能提起沉重剑刃的手,握不住飞舞飘落的花

不知道轮回过的灵魂,是否更懂得亡

不会为不存在的天命去压低脊梁

异乡人,怎能容忍故土脱离自己的手掌

双面的刃,伤人又伤己

至少梦里不可能存在这里的土地,这样的米饭吧

渴望靠近篝火,又恐惧被温暖灼伤

投身天地这熔炉,总有些梦想和意志会因此薪火相传

一无所有,至少能肆意如风。

羌笛吹落梅,让人分不清异乡和故里

世上是否存在典籍,告诉我如何与自我和解

猫有九条命,那么家谱也有九倍长吧

今日的星辰辉映太古的源起,过往的注视指引明日的生

没有欲望和执念,也无须背负欲望和执念,真好。

我们的共同点,是都想做个看到黎明的人吧。

只有在梦里才会做梦

他人是地狱,再无法信任他们是轮回的地狱

不是力量,是诅咒

背负守护的誓言,必以信诚

吾持剑锋,以筑长城

至少梦里不会存在这样的土地,这样的米饭

一念通天,神魔无惧

百炼之志,当我问鼎

雷电俱散

锋刃铸就信仰,奉承暗与光

天生吾族,岂可轻弃

照澈,苦难的世间

天地吾心,日月崇光

击破宿命的无常

光明神已陨落

我就是版本的逆行者!(我自己拿光信和别人打时自己发的字,不是语音)

《王者荣耀》李信台词“一念神魔”完整版内容是什么?

手打的,有用请点赞谢谢

这是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巍然矗立

没有欲望和执念,也无需背负欲望和执念,真好

没有领土的王,没有故乡的人

讨厌看到他们离我而去,因为是战友吗

羌笛吹落梅,让人分不清异乡和故里

渴望靠近篝火,又恐惧被温暖灼伤

为何看不清故乡的模样,即使它就在心的

能提起沉重剑刃的手,握不住飞舞飘落的花

这里是,为我所统帅的战场!

这里是,让我忘却野心的战场!

不会让长安城,将我遗忘

血肉之躯,燃烧一次足矣

我们的共同点,是都想做个看到黎明的人吧

预言无用,不知道结局的人生才会

今日的星辰辉映太古的源起,过往的注视指引明日的生

一无所有,至少能肆意如风

不知道轮回过的灵魂,是否更懂得亡

不会为不存在的天命,去压低脊梁

人生一次的绝景!

孤独是双刃的锋芒!

何处是吾乡?

人间不值得!

开疆易而守土难

崩刃的剑,依旧致命;锈蚀的盾,屹立如初!

长城和长安之间,是无尽的彷徨

屠魔的少年终究成魔,存活的魔做了救世主

听天,不会由命!

单纯为不想而挥剑!

异乡人,怎能容忍故土脱离自己的手掌?

恐怕需要九倍的破坏力,才能实践独一的执着

锋刃铸就信仰,奉承暗与光!

长城之上是千亿的星空,星空之上是不灭的守望

如有一味绝境,非历十方生!

一念通天,神魔无惧!

看看像我这样的凡人,都怎么诛灭神魔!

天生吾族,岂可轻弃

天地不仁,大道无光

化神为佑,沐临绝土

独倚白夜,破魔为生

此,天命也

世上是否存在典籍,告诉我如何与自我和解

失败之前,对面不会有想太多的时间

无知无用,无能无脑无聊,加起来,就是对面的无人队

照彻,苦难的世间

击破宿命的无常!

去哪里寻找,救赎此界的力量

去哪里寻找,重造此界的力量

我,就是太阳!

我,即是黑夜!

天地吾心,日月重光!

天开剑光,流血滂滂!

此剑,当斩,群魔授首!

此剑,当判,诸神谢罪!

我与我剑,斩黄泉!

我心如冰,剑如霜

亡是当英雄的前提

侯非侯,王非王,千盛万骑走北邙

随她陨落,随她沉沦,引她重返千年之盛!

他人是地狱,再无法信任他人是轮回的地狱

投身天地这熔炉,总有些梦想和意志会因此薪火相传

雷电聚散!

唯有燃烧在长城的篝火,让我放下野望

无数次,在人世的焦土上,祈望太阳

我也曾,在人世的焦土上,幻想太阳

五尺剑锋,以筑长城!

至少梦里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土地,这样的米饭吧

只有在梦里,才会做梦

背负守护的誓言,必以信承!

不是力量,是诅咒

森罗列阵,日月转轮!

百炼之志,当我问鼎

猫有九条命,那么家谱也有九倍长吧

吾持剑锋,以筑长城

森罗列阵什么意思

是王者荣耀中李信一念神魔皮肤的台词。

相关台词还有:如有一味绝境,非历十方生。雷电聚散。一念通天,神魔无惧。击破宿命的无常。天开剑光,流血滂滂。去哪里寻找,就如此界的力量。看看像我这样的凡人,都怎么诛灭神魔。此,天命也。此剑,当斩。想面对黑夜一样,面对亡。百炼之至,当我问鼎。光明始于先驱者。天生无足,岂可轻弃。如果害怕,就跑吗。天地不仁,大道无光等。

西游记真美猴王的原文?

唐僧师徒4人来到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生得俊俏,要嫁给唐僧。悟空用计谋稳住女王,乘机赚得通关牒文,4人逃离。六耳猕猴扮悟空想去取经,修成正果。

六耳猕猴故意在唐僧面前,让唐僧将悟空赶走。当到了一个山洞,唐僧让徒弟在洞外等着,过了一会悟空看师傅没出来便变成和尚进去,看见有强盗把师傅抓起来了,于是把金箍棒变大压了强盗。

唐僧看见孙悟空又杀了人,一心向恶,无心向善,要将孙悟空赶走。孙悟空觉得很冤枉,忠心改。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男海观音菩萨。

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真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在佛法无边的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面目完全暴露,自食恶果。

扩展资料

原著描写

六耳猕猴,悟空,无姓名,神通与孙大圣一般无二,变化成孙悟空、观音、照妖镜等皆不能识 ,传说的四大灵猴之一。后被说破原身,被悟空一棍打。

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菩萨道:“前日在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千万与他辨明辨明。”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道:“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这行者与沙僧拜辞了菩萨,纵起两道祥光,离了南海。原来行者筋斗云快,沙

和尚仙云觉迟,行者就要先行。沙僧扯住道:“大哥不必这等藏头露尾,先去安根,

待小弟与你一同走。”

大圣本是良心,沙僧却有疑意,真个二人同驾云而去。不多时,果见花果山,

按下云头,二人洞外细看,果见一个行者,高坐石台之上,与群猴饮酒作乐。模样

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

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

耳额颅阔, 獠牙向外生。 这大圣怒发,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铁棒上前骂道:

“你是何等妖邪,敢变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儿孙,擅居吾仙洞,擅作这威福!”那

行者见了,公然不答,也使铁棒来迎。二行者在一处,果是不分真,好打呀:两

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都要护持唐御弟,各施功绩立英名。真猴实受沙

门教,怪虚称佛子情。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两相平。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

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隔架遮拦无

胜败,撑持抵敌没输赢。先前交手在洞外,少顷争持起半空。他两个各踏云光,跳

斗上九霄云内。沙僧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一场,诚然难认真,欲待拔刀

相助,又恐伤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纵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宝杖,打近水帘洞外,

惊散群妖,掀翻石凳,把饮酒食肉的器皿,尽情打碎,寻他的青毡包袱,四下里全

然不见。原来他水帘洞本是一股瀑布飞泉,遮挂洞门,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

乃是一股水脉,故曰水帘洞。沙僧不知进步来历,故此难寻。即便纵云,赶到九霄

云里,轮着宝杖,又不好下手。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

我等这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道罢,那行者也

如此说。沙僧见两个相貌、声音,更无一毫别,皂白难分,只得依言,拨转云头,

回复唐僧不题。

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

早惊动诸天,即报入潮音洞里道:“菩萨,果然两个孙悟空打将来也。”那菩

萨与木叉行者、善财童子、龙女降莲台出门喝道:“那孽畜那里走!”这两个递相

揪住道:“菩萨,这厮果然象模样。才自水帘洞打起,战斗多时,不分胜负。

沙悟净肉眼愚蒙,不能分识,有力难助,是教他回西路去回复师父,我与这厮

打到宝山,借菩萨慧眼,与认个真,辨明邪正。”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一

遍。众诸天与菩萨都看良久,莫想能认。菩萨道:“且放了手,两边站下,等我再

看。”果然撒手,两边站定。这边说:“我是真的!”那边说:“他是的!”

菩萨唤木叉与善财上前,悄悄吩咐:“你一个帮住一个,等我暗念《紧箍儿咒》,

看那个害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他二人果各帮一个。菩萨暗念真言,两个

一齐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菩萨不念,他两个又一

齐揪住,照旧嚷斗。菩萨无计奈何,即令诸天木叉,上前助力。众神恐伤真的,亦

不敢下手。菩萨叫声“孙悟空”,两个一齐答应。菩萨道:“你当年官拜弼马温,

大闹天宫时,神将皆认得你,你且上界去分辨回话。”这大圣谢恩,那行者也谢恩。

二人扯扯拉拉,口里不住的嚷斗,径至南天门外,慌得那广目天王帅马赵温关

四大天将,及把门大小众神,各使兵器挡住道:“那里走!此间可是争斗之处?”

大圣道:“我因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在路上打杀贼徒,那三藏赶我回去,我径到

普陀崖见观音菩萨诉苦,不想这妖精,几时就变作我的模样,打倒唐僧,抢去包袱。

有沙僧至花果山寻讨,只见这妖精占了我的巢穴,后到普陀崖告请菩萨,又见我侍

立台下,沙僧诳说是我驾筋斗云,又先在菩萨处遮饰。菩萨却是个正明,不听沙僧

之言,命我同他到花果山看验。原来这妖精果象老孙模样,才自水帘洞打到普陀山

见菩萨,菩萨也难识认,故打至此间,烦诸天眼力,与我认个真。”说罢,那行

者也似这般这般说了一遍。众天神看彀多时,也不能辨,他两个吆喝道:“你们既

不能认,让开路,等我们去见玉帝!”众神搪抵不住,放开天门,直至灵霄宝殿,

马元帅同张葛许邱四天师奏道:“下界有一般两个孙悟空,打进天门,口称见王。”

说不了,两个直嚷将进来,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宝殿,问曰:“你两个因甚事擅闹天

宫,嚷至朕前寻!”大圣口称:“万岁!万岁!臣今皈命,秉教沙门,再不敢欺

心诳上,只因这个妖精变作臣的模样。”如此如彼,把前情备陈了一遍,“指望与

臣辨个真!”那行者也如此陈了一遍。玉帝即传旨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

镜来照这厮谁真谁,教他灭真存。”天王即取镜照住,请玉帝同众神观看。镜

中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玉帝亦辨不出,赶出殿外。这大

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揪头抹颈,复打出天门,坠落西方路上道:“我

和你见师父去!我和你见师父去!”

却说那沙僧自花果山辞他两个,又行了三昼夜,回至本庄,把前事对唐僧说了

一遍。唐僧自家悔恨道:“当时只说是孙悟空打我一棍,抢去包袱,岂知却是妖精

变的行者!”沙僧又告道:“这妖又变一个长老,一匹白马,又有一个八戒挑

着我们包袱,又有一个变作是我。我忍不住恼怒,一杖打,原是一个猴精。因此

惊散,又到菩萨处诉苦。菩萨着我与师兄又同去识认,那妖果与师兄一般模样。我

难助力,故先来回复师父。”

三藏闻言,大惊失色。八戒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应了这施主家婆婆之言了!

他说有几起取经的,这却不又是一起?”那家子老老小小的,都来问沙僧:“你这

几日往何处讨盘缠去的?”沙僧笑道:“我往东胜神洲花果山寻兄取讨行李,

又到南海普陀山拜见观音菩萨, 却又到花果山, 方才转回至此。”那老者又问:

“往返有多少路程?”沙僧道:“约有二十余万里。”老者道:“呀,似这几

日,就走了这许多路,只除是驾云,方能彀得到!”八戒道:“不是驾云,如何过

海?”沙僧道:“我们那算得走路,若是我兄,只消一二日,可往回也。”那

家子听言,都说是神仙,八戒道:“我们虽不是神仙,神仙还是我们的晚辈哩!”

正说间,只听半空中喧哗人嚷,慌得都出来看,却是两个行者打将来。八戒见

了,忍不住手痒道:“等我去认认看。”好呆子,急纵身跳起,望空高叫道:“师

兄莫嚷,我老猪来也!”那两个一齐应道:“兄弟,来打妖精!来打妖精!”那家

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就是发愿斋僧的,也斋不着这

等好人!”更不计较茶饭,愈加供养,又说:“这两个行者只怕斗出不好来,地覆

天翻,作祸在那里!”三藏见那老者当面是喜,背后是忧,即开言道:“老施主放

心, 莫生忧叹。 贫僧收伏了徒弟,去恶归善,自然谢你。”那老者满口回答道:

“不敢!不敢!”沙僧道:“施主休讲,师父可坐在这里,等我和二哥去,一家扯

一个来到你面前,你就念念那话儿,看那个害疼的就是真的,不疼的就是的。”

三藏道:“言之极当。”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

个真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

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长老本心慈

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他两个挣脱手,依然又打。这大圣道:“兄

弟们,保着师父,等我与他打到前折辨去也!”那行者也如此说,二人抓抓挜

挜,须臾又不见了。八戒道:“沙僧,你既到水帘洞,看见八戒挑着行李,怎么

不抢将来?”沙僧道:“那妖精见我使宝杖打他沙僧,他就乱围上来要拿,是我

顾性命走了。及告菩萨,与行者复至洞口,他两个打在空中,是我去掀翻他的石凳,

打散他的小妖,只见一股瀑布泉水流,竟不知洞门开在何处,寻不着行李,所以空

手回复师命也。”八戒道:“你原来不晓得。

我前年请他去时,先在洞门外相见,后被我说泛了他,他就跳下,去洞里换衣

来时,我看见他将身往水里一钻,那一股瀑布水流,就是洞门。想必那怪将我们包

袱收在那里面也。”三藏道:“你既知此门,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里取

出包袱,我们往西天去罢。他就来,我也不用他了。”八戒道:“我去。”沙僧说:

“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数小猴,你一人恐弄他不过,反为不美。”八戒笑道:“不

怕!不怕!”急出门,纵着云雾,径上花果山寻取行李不题。

却说那两个行者又打嚷到阴山背后,唬得那满山战战兢兢,藏藏躲躲。有先

跑的,撞入阴司门里,报上森罗宝殿道:

“大王,背阴山上,有两个齐天大圣打得来也!”慌得那殿秦广王传报与

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

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转轮王。一殿转一殿,霎时间,十王会齐,又着人

飞报与王。尽在森罗殿上,点聚阴兵,等擒真。只听得那强风滚滚,惨雾漫

漫,二行者一翻一滚的,打至森罗殿下。阴君近前挡住道:“大圣有何事,闹我幽

冥?”这大圣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经,路过西梁国,至一山,有强贼截劫我师,

是老孙打几个,师父怪我,把我逐回。我随到南海菩萨处诉告,不知那妖精怎么

就绰着口气,变作我的模样,在半路上打倒师父,抢夺了行李。师弟沙僧,向我

本山取讨包袱,这妖立师名,要往西天取经。沙僧跑遁至南海见菩萨,我正在侧,

他备说原因,菩萨又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观看,果被这厮占了我巢穴。我与他争辨到

菩萨处,其实相貌、言语等俱一般,菩萨也难辨真。又与这厮打上天堂,众神亦

果难辨,因见我师,我师念《紧箍咒》试验,与我一般疼痛。故此闹至幽冥,望阴

君与我查看生簿,见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乱。”那怪亦

如此说一遍。阴君闻言,即唤管簿判官一一从头查勘,更无个行者之名。再看毛

虫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条已是孙大圣幼年得道之时,大闹阴司,消名一笔勾之,

自后来凡是猴属,尽无名号。

查勘毕当殿回报,阴君各执笏对行者说:“大圣,幽冥处既无名号可查,你还

到阳间去折辨。”正说处,只听得王菩萨道:

“且住!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原来那谛听是菩萨经案下伏

的一个兽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

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那兽奉

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道:“怪名虽有,但

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

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

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早已省悟,即对行者

道:“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那里,方得明

白。”两个一齐嚷道:“说的是!说的是!我和你西天之前折辨去!”那十殿

阴君送出,谢了,回上翠云宫,着使闭了幽冥关隘不题。

看那两个行者,飞云奔雾,打上西天。有诗为证,诗曰:人有二心生祸灾,天

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

定哉。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他两个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

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早见那四大菩萨、八大金刚、

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

之下,各听说法。那正讲到这: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不空中

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

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

名为照了,始达妙音。概众稽首皈依,流通诵读之际,降天花普散缤纷,

即离宝座,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大众举目看之,

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慌得那八大金刚上前挡住道:“汝等欲

往那里去?”

这大圣道:“妖精变作我的模样,欲至宝莲台下,烦为我辨个虚实也。”

众金刚抵挡不住,直嚷至台下,跪于之前拜告道:“保护唐僧,来造宝山,

求取真经,一路上炼魔缚怪,不知费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委是

二次打伤几人,师父怪我赶回,不容同拜金身。无奈,只得投奔南海,

见观音诉苦。不期这个妖精,变声音相貌,将师父打倒,把行李抢去。师弟

悟净寻至我山,被这妖捏巧言,说有真僧取经之故。悟净脱身至南海,备说详细。

观音知之,遂令同悟净再至我山。因此,两人比并真,打至南海,又打到天

宫,又曾打见唐僧,打见冥府,俱莫能辨认。故此大胆轻造,千乞大开方便之门,

广垂慈悯之念,与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土,永扬大教。”

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则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见南

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参拜我佛。

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菩萨道:“前日在

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千万与他辨明

辨明。”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

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

乃天地神人;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亦非蠃非鳞

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

来道:“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马猴,

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

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

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

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

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那猕猴闻得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

跳起来就走。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

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孙大圣也要

上前,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

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

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

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

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至今绝此一种。不忍,道声:

“善哉!善哉!”大圣道:“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

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

来此求经罢。”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

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

还,放我还俗去罢。”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

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那观音在旁听说,即合掌谢了圣恩,领悟空,辄驾云而去,随后木叉行者、白

鹦哥,一同赶上。不多时,到了中途草舍人家,沙和尚看见,急请师父拜门迎接。

菩萨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行者六耳猕猴也,幸知识,已被悟空打。

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

休嗔怪。”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正拜谢时,只听得正东上狂风滚滚,众目

视之,乃猪八戒背着两个包袱,驾风而至。呆子见了菩萨,倒身下拜道:“前

日别了师父至花果山水帘洞寻得包袱,果见一个唐僧八戒,都被打,原

是两个猴身。却入里,方寻着包袱,当时查点,一物不少。却驾风转此,更不知两

行者下落如何。”菩萨把识怪之事,说了一遍。那呆子十分欢喜,称谢不尽。

师徒们拜谢了,菩萨回海,却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又谢了那村舍人家,整

束行囊马匹,找大路而西。正是: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神归心舍禅

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毕竟这去,不知三藏几时得面佛求经,且听下回分解。

却说那大圣虽被唐僧逐赶,然犹思念,感叹不已,早望见东洋大海,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只见那海水.. ——

烟波荡荡,巨浪悠悠。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潮来汹涌,水浸湾环。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水浸湾环,却似狂风吹九夏。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浪卷千年雪,风生六月秋。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沉浮。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

那行者将身一纵,跳过了东洋大海,早至花果山。按落云头,睁睛观看,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你道怎么这等?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这大圣倍加凄惨,有一篇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古风云:

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当时只道山无损,今日方知地有亏。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满天霞雾皆消荡,遍地风云尽散稀。东岭不闻斑虎啸,西山那见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狍没影遗。青石烧成千块土,碧砂化作一堆泥。洞外乔松皆倚倒,崖前翠柏尽稀少。椿杉槐桧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枣了。柘绝桑无怎养蚕?柳稀竹少难栖鸟。峰头巧石化为尘,涧底泉干都是草。崖前土黑没芝兰,路畔泥红藤薜攀。往日飞禽飞那处?当时走兽走何山?豹嫌蟒恶倾颓所,鹤避蛇回败坏间。想是日前行恶念,致令目下受艰难。

那大圣正当悲切,只听得那芳草坡前、曼荆凹里响一声,跳出七八个小猴,一拥上前,围住叩头,高叫道:“大圣!今日来家了?”美猴王道:“你们因何不耍不顽,一个个都潜踪隐迹?我来多时了,不见你们形影,何也?”群猴听说,一个个垂泪告道:“自大圣擒拿上界,我们被猎人之苦,着实难捱!怎禁他硬弩强弓,黄鹰劣犬,网扣枪钩,故此各惜性命,不敢出头顽耍。只是深潜洞府,远避窝巢。饥去坡前偷草食,渴来涧下吸清泉。却才听得大圣声音,特来接见,伏望扶持。”那大圣闻得此言,愈加凄惨,便问:“你们还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道:“老者小者,只有千把。”大圣道:“我当时共有四万七千群妖,如今都往那里去了?”群猴道:“自从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我们蹲在井里,钻在涧内,藏于铁板桥下,得了性命。及至火灭烟消,出来时,又没花果养赡,难以存活,别处又去了一半。我们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这两年,又被些打猎的抢了一半去也。”行者道:“他抢你去何干?”群猴道:“说起这猎户可恨!他把我们中箭着枪的,中毒打的,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或有那遭网的,遇扣的,夹活儿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大圣闻此言,更十分恼怒道:“洞中有什么人执事?”群妖道:“还有马流二元帅,奔芭二将军管着哩。”大圣道:“你们去报他知道,说我来了。”那些小妖,撞入门里:“大圣来家了。”那马流奔芭闻报,忙出门叩头,迎接进洞。大圣坐在中间,群怪罗拜于前,启道:“大圣,近闻得你得了性命,保唐僧往西天取经,如何不走西方,却回本山?”大圣道:“小的们,你不知道,那唐三藏不识贤愚。我为他一路上捉怪擒魔,使尽了平生的手段,几番家打杀妖精,他说我行凶作恶,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赶回来,写立贬书为照,听用了。”

众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做什么和尚,且家来,带携我们耍子几年罢!”叫:“快安排椰子酒来,与接风。”大圣道:“且莫饮酒,我问你那打猎的人,几时来我山上一度?”马流道:“大圣,不论什么时度,他逐日家在这里缠扰。”大圣道:“他怎么今日不来?”马流道:“看待来耶。”大圣吩咐:“小的们,都出去把那山上烧酥了的碎石头与我搬将起来堆着。或二三十个一推,或五六十个一堆,堆着我有用处。”那些小猴都是一窝峰,一个个跳天搠地,乱搬了许多堆集。大圣看了,教:“小的们,都往洞内藏躲,让老孙作法。”那大圣上了山巅看处,只见那南半边,冬冬鼓响,当当锣鸣,闪上有千余人马,都架着鹰犬,持着刀枪。猴王仔细看那些人,来得凶险。好男子,真个骁勇!但见——

狐皮苫肩顶,锦绮裹腰胸。袋插狼牙箭,胯挂宝雕弓。人似搜山虎,马如跳涧龙。成群引着犬,满膀架其鹰。荆筐抬火炮,带定海东青。粘竿百十担,兔叉有千根。牛头拦路网,扣子绳。一齐乱吆喝,散撒满天星。

大圣见那些人布上他的山来,心中大怒,手里捻诀,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吸了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好风!但见——

扬尘播土,倒树摧林。海浪如山耸,浑波万迭侵。乾坤昏荡荡,日月暗沉沉。一阵摇松如虎啸,忽然入竹似龙吟。万窍怒号天噫气,飞砂走石乱伤人。

大圣作起这大风,将那碎石,乘风乱飞乱舞,可怜把那些千余人马,一个个——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有诗为证:

人亡马怎归家?野孤魂乱似麻。可怜抖擞英雄将,不辨贤愚血染沙。

大圣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叫:“小的们,出来!”那群猴,狂风过去,听得大圣呼唤,一个个跳将出来。大圣道:“你们去南山下,把那打的猎户衣服,剥得来家洗净血迹,穿了遮寒;把人的尸首,都推在那万丈深潭里;把倒的马,拖将来,剥了皮,做靴穿,将肉腌着,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枪刀,与你们演武艺;将那杂色旗号,收来我用。”群猴一个个领诺。

那大圣把旗拆洗,总斗做一面杂彩花旗,上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字,竖起杆子,将旗挂于洞外,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不题和尚二字。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无所不备。逍遥自在,乐业安居不题。

却说唐僧听信狡性,纵放心猿,攀鞍上马。八戒前边开路,沙僧挑着行李西行。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丘,真个是藤攀葛绕,柏翠松青。三藏叫道:“徒弟呀,山路崎岖,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恐有妖邪妖兽。”你看那呆子,抖擞精神,叫沙僧带着马,他使钉钯开路,领唐僧径入松林之内。正行处,那长老兜住马道:“八戒,我这一日其实饥了,那里寻些斋饭我吃?”八戒道:“师父请下马,在此等老猎去寻。”长老下了马,沙僧歇了担,取出钵盂,递与八戒。八戒道:“我去也。”长老问:“那里去?”八戒道:“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

你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经十余里,更不曾撞着一个人家,真是有狼虎无人烟的去处。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公道没去化处。”却又走得瞌睡上来,思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去回话。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呆子就把头拱在草里睡下,当时也只说朦胧朦胧就起来,岂知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管睡起。

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急回叫沙僧道:“悟能去化斋,怎么这早晚还不回?”沙僧道:“师父,你还不晓得哩,他见这西方上人家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饱了才来哩。”三藏道:“正是呀,倘或他在那里贪着吃斋,我们那里会他?天色晚了,此间不是个住处,须要寻个下处方好哩。”沙僧道:“不打紧,师父,你且坐在这里,等我去寻他来。”三藏道:“正是,正是。有斋没斋罢了,只是寻下处要紧。”沙僧绰了宝杖,径出松林来找八戒。长老独坐林中,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锡杖;整一整缁衣,徐步幽林,权为散闷。那长老看遍了野草山花,听不得归巢鸟噪。原来那林子内都是些草深路小的去处,只因他情思紊乱,却走错了。他一来也是要散散闷,二来也是要寻八戒、沙僧。不期他两个走的是直西路,长老转了一会,却走向南边去了。出得松林,忽抬头,见那壁厢金光闪烁,彩气腾腾,仔细看处,原来是一座宝塔,金顶放光。这是那西落的日色,映着那金顶放亮。他道:“我却没缘法哩!自离东土,发愿逢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那放光的不是一座黄金宝塔?怎么就不曾走那条路?塔下必有寺院,院内必有僧家,且等我走走。这行李、白马,料此处无人行走,却也无事。那里若有方便处,待徒弟们来,一同借歇。”噫!长老一时晦气到了。你看他拽开步,竟至塔边,但见那.. ——

石崖高万丈,山大接青霄。根连地厚,峰插天高。两边杂树数千颗,前后藤缠百余里。花映草梢风有影,水流云窦月无根。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挂光峰。石桥下,流滚滚清泉;台座上,长明明。远观一似三岛天堂,近看有如蓬莱胜境。香松紫竹绕山溪,鸦鹊猿猴穿峻岭。洞门外,有一来一往的走兽成行;树林里,有或出或入的飞禽作队。青青香草秀,艳艳野

石崖高万丈,山大接青霄。根连地厚,峰插天高。两边杂树数千颗,前后藤缠百余里。花映草梢风有影,水流云窦月无根。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挂光峰。石桥下,流滚滚清泉;台座上,长明明。远观一似三岛天堂,近看有如蓬莱胜境。香松紫竹绕山溪,鸦鹊猿猴穿峻岭。洞门外,有一来一往的走兽成行;树林里,有或出或入的飞禽作队。青青香草秀,艳艳野花开。这所在分明是恶境,那长老晦气撞将来。

那长老举步进前,才来到塔门之下,只见一个斑竹帘儿,挂在里面。他破步入门,揭起来,往里就进,猛抬头,见那石床上,侧睡着一个妖魔。你道他怎生模样——

青靛脸,白獠牙,一张大口呀呀。两边乱蓬蓬的鬓毛,却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鹦嘴般的鼻儿拱,曙星样的眼儿巴巴。两个拳头,和尚钵盂模样;一双蓝脚,悬崖榾粀桠槎。斜披着淡黄袍帐,赛过那织锦袈裟。拿的一口刀,精光耀映;眠的一块石,细润无瑕。他也曾小妖排蚁阵,他也曾老怪坐蜂衙。你看他威风凛凛,大家吆喝,叫一声。爷。他也曾月作三人壶酌酒,他也曾风生两腋盏倾茶。你看他神通浩浩,霎着下眼,游遍天涯。荒林喧鸟雀,深莽宿龙蛇。仙子种田生白玉,道人伏火养丹砂。小小洞门,虽到不得那阿鼻地狱;楞楞妖怪,却就是一个牛头夜叉。

那长老看见他这般模样,唬得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即忙的抽身便走。刚刚转了一个身,那妖魔,他的灵性着实是强大。撑开着一双金睛眼,叫声:“小的们,你看门外是什么人!”一个小妖就伸头望门外一看,看见是个光头的长老,连忙跑将进去,:“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那妖闻言,呵声笑道:“这叫做个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你众小的们,疾忙赶上去,与我拿将来,我这里重重有赏!”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三藏见了,虽则是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终是心惊胆颤,腿软脚麻,况且是山路崎岖,林深日暮,步儿那里移得动?被那些小妖,平抬将去,正是——

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象唐僧西向时?

你看那众小妖,抬得长老,放在那竹帘儿外,欢欢喜喜,报声道:“大王,拿得和尚进来了。”那老妖,他也偷眼瞧一瞧,只见三藏头直上,貌堂堂,果然好一个和尚。他便心中想道:“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若不做个威风,他怎肯服降哩?”陡然间,就狐虎威,红须倒竖,血发朝天,眼睛迸裂,大喝一声道:“带那和尚进来!”众妖们,大家响响的答应了一声:“是!”就把三藏望里面只是一推。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三藏只得双手合着,与他见个礼。

那妖道:“你是那里和尚?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快快说明!”三藏道:“我本是唐朝僧人,奉大唐敕命,前往西方访求经偈,经过贵山,特来塔下谒圣,不期惊动威严,望乞恕罪。待往西方取得经回东土,永注高名也。”那妖闻言,呵呵大笑道:“我说是上邦人物,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却来的甚好,甚好!不然,却不错放过了?你该是我口里的食,自然要撞将来,就放也放不去,就走也走不脱!”叫小妖:“把那和尚拿去绑了!”果然那些小妖一拥上前,把个长老绳缠索绑,缚在那定魂桩上。老妖持刀又问道:“和尚,你一行有几个?终不然一人敢上西天?”三藏见他持刀,又老实说道:“大王,我有两个徒弟,叫做猪八戒、沙和尚,都出松林化斋去了。还有一担行李,一匹白马,都在松林里放着哩。”老妖道:“又造化了!两个徒弟,连你三个,连马四个,彀吃一顿了!”小妖道:“我们去捉他来。”老妖道:“不要出去,把前门关了。他两个化斋来,一定寻师父吃,寻不着,一定寻着我门上。常言道,上门的买卖好做,且等慢慢的捉他。”众小妖把前门闭了。

且不言三藏逢灾。却说那沙僧出林找八戒,直有十余里远近,不曾见个庄村。他却站在高埠上正然观看,只听得草中有人言语,急使杖拨开深草看时,原来是呆子在里面说梦话哩。被沙僧揪着耳朵,方叫醒了,道:“好呆子啊!师父教你化斋,许你在此睡觉的?”那呆子冒冒失失的醒来道:“兄弟,有甚时候了?”沙僧道:“快起来!师父说有斋没斋也罢,教你我那里寻下住处去哩。”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窫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到林中看时,不见了师父!沙僧埋怨道:“都是你这呆子化斋不来,必有妖精拿师父也。”八戒笑道:“兄弟,莫要胡说。那林子里是个清雅的去处,决然没有妖精。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里观风去了。我们寻他去来。”二人只得牵马挑担,收拾了斗篷锡杖,出松林寻找师父。

这一回,也是唐僧不该。他两个寻一会不见,忽见那正南下有金光闪灼,八戒道:“兄弟啊,有福的只是有福。你看师父往他家去了,那放光的是座宝塔,谁敢怠慢?一定要安排斋饭,留他在那里受用。我们还不走动些,也赶上去吃些斋儿。”沙僧道:“哥啊,定不得吉凶哩。我们且去看来。”二人雄纠纠的到了门前。呀!闭着门哩。只见那门上横安了一块白玉石板,上镌着六个大字:“碗子山波月洞”。沙僧道:“哥啊,这不是什么寺院,是一座妖精洞府也。我师父在这里,也见不得哩。”八戒道:“兄弟莫怕,你且拴下马匹,守着行李,待我问他的信看。”

那呆子举着钯,上前高叫:“开门,开门!”那洞内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忽见他两个的模样,急抽身跑入里面:“大王!买卖来了!”老妖道:“那里买卖?”小妖道:“洞门外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与一个晦气色的和尚,来叫门了!”老妖大喜道:“是猪八戒与沙僧寻将来也!噫,他也会寻哩!怎么就寻到我这门上?既然嘴脸凶顽,却莫要怠慢了他。”叫:“取披挂来!”小妖抬来,就结束了,绰刀在手,径出门来。却说那八戒、沙僧在门前正等,只见妖魔来得凶险。你道他怎生打扮——

青脸红须赤发飘,黄金铠甲亮光饶。裹肚衬腰磐石带,攀胸勒甲步云绦。闲立山前风吼吼,闷游海外浪滔滔。一双蓝靛焦筋手,执定追魂取命刀。要知此物名和姓,声扬二字唤黄袍。

那黄袍老怪出得门来,便问:“你是那方和尚,在我门首吆喝?”八戒道:“我儿子,你不认得?我是你老爷!我是大唐往西天去的!我师父是那御弟三藏。若在你家里,趁早送出来,省了我钉钯筑进去!”那怪笑道:“是,是,是有一个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怠慢他,安排些人肉包儿与他吃哩。你们也进去吃一个儿,何如?”

这呆子认真就要进去,沙僧一把扯住道:“哥啊,他哄你哩,你几时又吃人肉哩?”呆子却才省悟,掣钉钯,望妖怪劈脸就筑。那怪物侧身躲过,使钢刀急架相迎。两个都显神通,纵云头,跳在空中厮杀。沙僧撇了行李白马,举宝杖,急急帮攻。此时两个狠和尚,一个泼妖魔,在云端里,这一场好杀,正是那——杖起刀迎,钯来刀架。一员魔将施威,两个神僧显化。九齿钯真个英雄,降妖杖诚然凶咤。没前后左右齐来,那黄袍公然不怕。你看他蘸钢刀晃亮如银,其实的那神通也为广大。只杀得满空中雾绕云迷,半山里崖崩岭咋。一个为声名,怎肯干休?一个为师父,断然不怕。

他三个在半空中,往往来来,战经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各因性命要紧,其实难解难分。毕竟不知怎救唐僧,且听下回分解。

原文内容: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俊美,要以身相许。悟空用计稳住女王,乘机赚得通关牒文,四人逃离。六耳猕猴扮悟空想去取经,修成正果。

六耳猕猴故意在唐僧面前,让唐僧将悟空赶走。 当到了一个山洞,唐僧让徒弟在洞外等着,过了一会悟空看师傅没出来便变成和尚进去,看见有强盗把师傅抓起来了,于是把金箍棒变大压了强盗。

唐僧看见孙悟空又杀了人,一心向恶,无心向善,要将孙悟空赶走。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改。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真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在佛法无边的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扩展资料

在吴承恩的百回本中,大闹天宫的结局虽然是悲剧性的,叛逆者的英雄形象却创造得富有无限的生气。相形之下,天宫统治者色厉内荏,可笑可憎。他们对孙悟空使用了各式各样的阴谋诡计。孙悟空被在五行山下,读者一点也不觉得他“罪有应得”,相反地,对他十分同情,为之慨叹。

作者在这个故事里所表现的反抗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它使得这七回成为《西游记》的一个精华部分,给全书增加了不少的光辉。七回以后,写说法、观音奉旨、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太宗入冥,这都是取经故事的前奏,它们主要是起情节上的组织作用,本身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

从第十三回起才正式开始西天取经的故事,它是全书的主体,作者一共花了八十七回的浩大篇幅。它在故事上和前七回的连接是描写孙悟空被征服后的遭遇。他皈依了佛法,保唐僧取经,依旧以顽强勇敢的姿态出现,机警地应付路上的一切事变。

它和前七回也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转人了另一个故事,所描写的是取经者和阻挠取经者之间的斗争,唐僧师徒四众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之间的斗争。取经在这里被当作一项了不起的事业,主人公为它经历千辛万苦,进行始终不懈的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美猴王

孙悟空打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猴子自己来到了观音处寻理),在这期间一个六耳猕猴冒充悟空打伤唐僧,抢走包裹。真悟空与之交战难分胜负,无人能分出真,直到处,才得以辨明,后来六耳猕猴被孙悟空打,完了!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俊美,要以身相许。悟空用计稳住女王,乘机赚得通关牒文,四人逃离。六耳猕猴扮悟空想去取经,修成正果。六耳猕猴故意在唐僧面前,让唐僧将悟空赶走。 当到了一个山洞,唐僧让徒弟在洞外等着,过了一会悟空看师傅没出来便变成和尚进去,看见有强盗把师傅抓起来了,于是把金箍棒变大压了强盗。

唐僧看见孙悟空又杀了人,一心向恶,无心向善,要将孙悟空赶走。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改。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真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在佛法无边的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原文内容: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俊美,要以身相许。悟空用计稳住女王,乘机赚得通关牒文,四人逃离。六耳猕猴扮悟空想去取经,修成正果。

六耳猕猴故意在唐僧面前,让唐僧将悟空赶走。 当到了一个山洞,唐僧让徒弟在洞外等着,过了一会悟空看师傅没出来便变成和尚进去,看见有强盗把师傅抓起来了,于是把金箍棒变大压了强盗。

唐僧看见孙悟空又杀了人,一心向恶,无心向善,要将孙悟空赶走。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改。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真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在佛法无边的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扩展资料

在吴承恩的百回本中,大闹天宫的结局虽然是悲剧性的,叛逆者的英雄形象却创造得富有无限的生气。相形之下,天宫统治者色厉内荏,可笑可憎。他们对孙悟空使用了各式各样的阴谋诡计。孙悟空被在五行山下,读者一点也不觉得他“罪有应得”,相反地,对他十分同情,为之慨叹。

作者在这个故事里所表现的反抗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它使得这七回成为《西游记》的一个精华部分,给全书增加了不少的光辉。七回以后,写说法、观音奉旨、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太宗入冥,这都是取经故事的前奏,它们主要是起情节上的组织作用,本身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

从第十三回起才正式开始西天取经的故事,它是全书的主体,作者一共花了八十七回的浩大篇幅。它在故事上和前七回的连接是描写孙悟空被征服后的遭遇。他皈依了佛法,保唐僧取经,依旧以顽强勇敢的姿态出现,机警地应付路上的一切事变。

它和前七回也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转人了另一个故事,所描写的是取经者和阻挠取经者之间的斗争,唐僧师徒四众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之间的斗争。取经在这里被当作一项了不起的事业,主人公为它经历千辛万苦,进行始终不懈的斗争。

二心搅乱大乾坤,一起难修真寂灭

《西游记》的美猴王的名字叫做六耳猕猴。